要聞港聞

甲鏈併發猩紅熱 港須呈報 放寬疫規 呼吸道感染反彈

本港曾一年錄得逾2,000宗猩紅熱個案。 本港曾一年錄得逾2,000宗猩紅熱個案。
本港曾一年錄得逾2,000宗猩紅熱個案。
【本報訊】本港亦試過甲型鏈球菌引致的猩紅熱個案增加,曾一年錄得逾2,000宗,今年首3個月則錄得約260宗。有專家估計,今次日本出現感染及重症浪潮,與新冠疫情後衞生措施放寬導致各類呼吸道感染反彈有關,呼籲市民保持雙手衞生,若有傷口亦須清潔及包紮好,降低感染風險。
由甲型鏈球菌引致的猩紅熱,屬本港法定須呈報的傳染病,主要影響兒童。根據當局數字,本港於1997至2010年猩紅熱個案一直處於較低水平,每年平均約百多宗,但2011年個案飆升至1,526宗,是過往14年個案總數約76.8%,之後數年持續高企,2017年高達2,353宗,至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才見明顯下降;而今年1至3月錄得約260宗個案,比2018及2019年同期的737宗及390宗少。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新冠疫情下眾人較注重衞生,亦習慣佩戴口罩,因此期間各類呼吸系統感染和重症數字均下降,但疫後放寬令這些感染數字反彈,估計日本因此出現今次感染浪潮。
傷口感染可致壞死性筋膜炎
梁指出,不同感染者的生物差異,會導致病情嚴重程度不一,意味並非過往身體健康良好人士就不會出現重症,而不同感染途徑亦會影響病症,例如透過傷口感染,出現壞死性筋膜炎的風險會較高。
梁子超又提醒市民,外遊時應保持雙手衞生,若有傷口亦須清潔及包紮好,到人多地方佩戴口罩,減低感染風險;若有不尋常症狀,應盡早求醫並接受抗生素治療。
本港幾年前也曾爆發甲型鏈球菌感染。本港幾年前也曾爆發甲型鏈球菌感染。
本港幾年前也曾爆發甲型鏈球菌感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