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不僅手震 罹患柏金遜症 疼痛抑鬱亦病徵

最嚴重的第5期柏金遜症患者要坐輪椅。(李志湧攝) 最嚴重的第5期柏金遜症患者要坐輪椅。(李志湧攝)
最嚴重的第5期柏金遜症患者要坐輪椅。(李志湧攝)
新抑制劑配合左旋多巴 有效紓緩
柏金遜症等老人常見病症早已廣為人知,然而不少人對柏金遜症的認知局限於其運動症狀,如手震等。其實柏金遜症患者亦會出現痛症、抑鬱等非運動症狀,食止痛藥、抗抑鬱藥亦無用。有研究發現,新一代MAO-B抑制劑配合左旋多巴可以控制中晚期柏金遜症病情,更有效對抗非運動症狀。
柏金遜症屬於運動障礙之中最常見的疾病,亦是第二常見的腦退化性疾病,成因是因為腦內名為「黑質」的部分退化,引致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引致身體未能如常行動及協調。患病風險雖然隨年齡增加,但亦非老人獨有病,有一成患者會於45歲前發病。隨人口老化,預計患者未來20年會倍增。柏金遜症可按病情分為5期,第一期患者只有單側身體受影響,但沒有影響平衡;而第5期患者在沒有他人幫助下,只能臥床或坐輪椅。不過如果患者能及早求醫,病情可控性會大大提高。
逾6成患者遇睡眠障礙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主席兼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彭彥茹指,柏金遜症患者不少會出現非運動症狀,不過往往因與老人常見症狀類似而被忽視。據調查指,僅兩成多受訪者了解有關症狀與柏金遜症關係。事實上,有近一半柏金遜症患者有肌肉骨骼疼痛問題,有三至四成患者會出現抑鬱症,更有六成四患者受睡眠障礙困擾。彭醫生呼籲若發現身邊長者出現任何柏金遜症的徵狀,應及早求醫,若輕視問題病情隨時加劇。
柏金遜症仍未有根治方法,患者只能以藥物、手術和物理治療減輕病情。而左旋多巴被視為治療柏金遜症的黃金標準,能直接有效治療運動症狀,會視乎情況配合其他藥物使用,其中有研究指MAO-B抑制劑的表現最好。而非運動症狀近年才受到重視,以往有患者即使服用了止痛藥、抗抑鬱藥情況亦沒有改善。為應對非運動症狀,美國FDA就於2017年批核新一代MAO-B抑制劑沙芬酰胺(Safinamide),不僅藥效較佳、副作用更少,亦有效減輕非運動症狀。
冀推至公院納藥物名冊
彭彥茹指,新一代MAO-B抑制劑可以大大減少柏金遜症影響,增加患者身體受控時間。以往藥物雖然能抑制病情,但會令患者「手舞足蹈」,身體會出現不自主動作,而新藥就沒有出現這種問題,亦可以明顯改善疼痛、抑鬱、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她表示,香港已有超過10年以上沒有新的柏金遜藥物,希望新藥可以為患者帶來多一種選擇,又指價錢與以往的柏金遜藥物相若,雖然現時只供私立醫院使用,希望未來推至公立醫院,以及加入藥物名冊。
彭彥茹彭彥茹
彭彥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