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轉敗為勝

烏克蘭若在現時條件接受和談,近乎戰敗。美國不願進一步參戰,結果會是俄羅斯主宰和談決議,相信包括以下幾條:
一是烏克蘭承認經公投歸俄的東部四州的政治現實。這是喪權割地,但烏克蘭的領土因有蘇聯歷史因素,也不盡是割讓,部分是復還蘇聯時期的變更。
二是烏克蘭脫離歐盟與北約,不再爭取加入,而是宣布作永久中立國,一如奧地利。表面上是作為北約與俄羅斯中間的緩衝地區,實則是把北約與俄羅斯隔開,減少衝突的機會。一方面阻止北約歐盟東擴,另一方面抑制俄羅斯西進。目的不僅為了烏克蘭的安全,也更為歐洲的安全,解決歐盟與俄的衝突傾向。最近摩爾多瓦總統主張該國中立,也有這樣的含義。這既可解決今後烏克蘭在東西陣營夾縫的困難處境,也可保障俄羅斯不用處處防備烏克蘭與歐盟勾結,同時打消烏克蘭新納粹主義再起的機會。
三是永久中立,實際上可使烏克蘭在戰後重建中左右逢源。開始時烏克蘭可得中國、俄羅斯的協助,特別是中國。但在重建後,歐盟亦要爭取烏克蘭的中立,甚至借烏克蘭的中立重建與俄羅斯的合作。也借烏克蘭的中立,促進歐盟與中國的中歐班列的擴展。在波蘭北線和南高加索的南線以外,恢復戰前烏克蘭追求的中線。烏克蘭的中立便保證了作為中歐、俄歐的中轉、過境國,可帶來貿易和工業加工生產裝配的巨大經濟效益。波蘭和匈牙利等都積極爭取作為中歐班列的樞紐,而烏克蘭的戰略位置更佳,一切戰後新建更可適應中歐連接的新要求,效率更高。
烏克蘭若中立,免除了美國因素,中國必然全力進軍,將之建設為進入歐洲的橋頭堡和與歐洲經貿的中轉、加工地。烏國戰後重建便有了中國的大投資和各種經貿投資保證。抗拒美國的政治干預,減少與俄的政治衝突,烏克蘭便可得中國因素之利,甚至可引進日本、南韓、印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的投資與合作,以烏克蘭的中立開啟裏海地區的和平發展,連接跨裏海的國際通道至中東。烏克蘭的中立相信也會影響中東的和平發展進程。
烏克蘭戰敗,若能轉為政治中立,對烏克蘭、對歐亞國際大局都會有積極的作用,且是轉敗為勝,功在世界。只要擺脫政治偏執,積極面向世界,烏克蘭應可重現光輝的發展前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