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燈引入機械人 遙距檢查電纜隧道

遠端控制的機械人運用5G技術每日為電纜隧道檢查。(黃仲民攝) 遠端控制的機械人運用5G技術每日為電纜隧道檢查。(黃仲民攝)
遠端控制的機械人運用5G技術每日為電纜隧道檢查。(黃仲民攝)
【記者伍萬庭報道】電纜隧道將電廠供應的電力輸送各區,為確保藏於隧道內的電纜運作正常,不受外來因素影響,隧道內地下水、石屎和隧道結構需定期檢查,尤其颱風及暴雨後,工程人員會巡視隧道內地下水、石屎和隧道結構。港燈與電訊公司合作引入一款遠端控制的機械人,擔當隧道的「智慧管家」,配合5G技術每日為隧道作基本檢查,將隧道升級為「智能隧道」。機械人只需1.5小時便可完全拍下隧道情況,可減省人手和時間,並確保隧道安全運作。
電纜隧道屬密閉空間,為確保入內人員安全,工程人員進行工作前要作風險評估。為減少工作流程,港燈與電訊公司由今年2月開始,在其中一條電纜隧道引入可遙距控制的機械人,將隧道數據及情況傳回公司。為配合電纜隧道環境及檢查所需數據,機械人和隧道設備都有專門設計。電訊公司利用5G科技,確保機械人可以保持高速而穩定的通訊。
年檢改日檢 僅需1.5小時
港燈輸配電科工程建設及保養主管甄家榮指,機械人配備氣體探測裝置,可以即時顯示內部氣體,如硫化氫、甲烷等濃度,大大減少進入密閉空間風險和預備工作。他又指,原本按規定公司每年只需為隧道作一次定期檢查,打風落雨後再額外安排,現在機械人可以每日進行,安全性大大提升。而且,若派員進隧道內,每次最少要6名工程人員,約大半天時間檢查一次。相較之下,機械人只需1.5小時便可完全拍下隧道情況,供工作人員檢查設備有否受損及溫度異常等。
而且,「智慧管家」配備多個高清鏡頭,將畫面實時傳送到伺服器及操作介面,工作人員毋須親身進入隧道,亦可知隧道內最新情況。「智慧管家」亦攜同不同類型的感應器,包括紅外線探測器及氣體分析儀,了解隧道內整體情況,以便部署人手及相應方案,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港燈指現時機械人屬輔助性質,人手檢查會繼續進行,希望未來將有關計劃推至其他電纜隧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