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庫房乾塘狂開位 開源節流淪空談

孤寒市民,闊佬自己。在財赤超過一千億元、收支平衡無期、消費券免問之際,港官口口聲聲開源節流,惟講一套做一套。立法會文件顯示,港府瘋狂「開位」的陋習不改,在過去5個立法年度,獲財委會批准開設、保留及重新開設的首長級職位共188個,常額佔79個,有時限編外職位更達109個,預計今個會期將繼續開設16個常額及有時限編外職位。不花白不花,不吃白不吃,冗員再多也不算多,公帑怎花都不心痛。
去年公務員總數逾17萬,薪酬及相關開支,一年接近1,500億元,佔政府總開支約兩成。目前財赤高企,已是連續兩年錄得破千億元的赤字。財金官員聲稱,政府未來會大力節流,透過優化計劃將經常性開支每年減少1%,另外會將資本性開支,包括工程開支,重新編排控制在每年900億元的範疇,逐步收窄赤字。講得頭頭是道,但官員亦承認,滅赤最少需時數年,還要寄望社會經濟復甦帶動政府收入增加,而不是有甚麼開源新招。
在如此窘境下,港府連紓困措施都大縮水,消費券成為歷史,但苦了市民的同時,卻並未有待薄自己,繼續瘋狂開位。當局表示,屋宇署擬將一個首長級有時限編外職位轉為常設職位,以持續領導監督新界僭建問題;律政司開設一個副首席政府律師,負責執行與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相關的法律工作;教育局開設教育署助理署長,繼續掌管課程發展處;另外,擬設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亦開設一個資訊科技助理署長職位;當局同時欲開設兩個法官及司法人員首長級常額職位。而在開設的常額職位之中,公務員職位共有66個,佔比最多。
事實上,常額職位固然不斷增加,有時限的編外職位亦不斷延續,去年已有議員踢爆,港府監察西九文化區而設的一個編外職位,早於2008年已經設立,至今15年,變成永續,但究竟有何實際績效,納稅人無從得知,港府也沒有訂立KPI衡工量值。再以屋宇署為例,新界僭建問題由回歸前到回歸後一樣無解,設立首長級職位,究竟領導和監察了甚麼新界僭建工作?
納稅人最不解的是,公務員隊伍已是龐然大物,為何十多萬人也做不好分內工作,職位開完又開?港府信誓旦旦表示,會嚴守自2021/22年度起實施的公務員編制「零增長」政策。事實卻是,編內編外職位年年增加,港府更預計,2024/25財政年度終結時,公務員編制職位會達到19.4萬個,比現時足足多了約兩萬個,所謂零增長,原來只要不超過2021年3月底最高峰的公務員編制水平便可,數字遊戲一場。
在港產官僚眼中,庫房的錢根本不是錢,怎麼花都不心痛。議員們雖然擺出嚴詞狠批狀,但到了撥款投票便會乖乖歸隊。目前香港經濟面對外憂內患,單是港人北上消費愈演愈烈,已嚴重打擊本地市道,港府沒有救市妙招,反而洗腳唔抹腳,冗員愈養愈多,怎一個愁字了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