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中國與榴槤

榴槤為百果之王,但在國際市場上,差不多中國是唯一的買家,其餘國家進口甚少,生產和出口的集中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中國進口榴槤2022年為40.3億美元,為所有果類進口最大項者。相對而言,全球榴槤的貿易量2020年為14.1億美元,已比2019年增加73%。中國的進口推動全球榴槤的國際貿易,且是連年價格大幅上升。
中國市場上榴槤的銷售還主要集中於廣東,稍及於周邊省份,大部分市場榴槤的需求還未開始,榴槤在中國內地的銷售正隨着分銷擴展而大增。因進口需求龐大,利潤深厚,中國內地也開始試種榴槤。2023年海南三亞有收成,可當年收成250噸,估計2025年可達500噸,增加十分迅速,但相比中國的進口,2023年便是140萬噸,且比2022年增加69%。
中國本地生產只是個別地區、企業的投資經濟,影響不到榴槤的進口增勢以及內地市場的漲價。中國市場正在釋放的需求量仍然在推動進口,和泰、馬、越等國的生產大增。越南規劃向歐洲及其他國家出口急凍榴槤,但依中國內地的需求,越南增產不足以應付,應無餘力供應其他國家。相信甚至連香港的供應,包括來自泰國、馬來西亞以至菲律賓,也可能會受中國內地需求所排擠,不是供應減少,便是價格上升。以榴槤為例,這是典型由市場主宰全球供應和價格的例子,正顯示出中國市場的龐大購買力,還是有餘未盡。
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的榴槤出口中國,一是決定於中國的進口放行;二是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關係,免稅進口,關鍵是中國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貿易協議。由於供需的特殊性,榴槤的國際貿易連同生產,構成了中國與這幾個國家的跨境供求與供應鏈體系,更由於中國龐大需求,排斥其他國家的參與,變成封閉性的經濟體系:由中國需求左右其發展。
這對泰馬越等國而言是經濟依賴,但同時是重要的出口市場,經濟收入和國內農產的擴增支柱。這種依賴實際是雙向的,在於中國內部無法大量生產來進口替代,反映榴槤這類果類產品的特殊生產條件。中國即使想進口替代亦不可能,被迫要維持分工狀態。只要泰國等協調生產供應,維持對價格一定的控制權,出口榴槤往中國便可成為該等國家的重要收入,中國與它們一起成雙贏之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