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伶牙俐齒:「即剝即種」的確吸引,但是否適合您呢?

近日在社交媒體出現各式各樣的牙科資訊,其中有公司以「即剝即種」作為招徠。「即剝即種」給病人一種很即時很快速完成的感覺,特別符合香港人的胃口,但是該做法是否適合每一個病人的情況呢?而「快」是否就代表好呢?
首先,病人要了解「即剝即種」關於種牙的部分。種牙的第一步是將植體種入牙槽骨裏面。植體種入骨裏面一般需時二至三個月讓植體與牙槽骨結合,植體然後開始受力(loading)才為最理想。所以如果醫生跟病人建議「即剝即種」的時候,病人有兩點要了解。第一:即剝即種並不代表立刻有牙冠,很多時候醫生為了植體不受環境影響而等數月時間才為病人裝上牙冠。第二:如果醫生在種植體當天為病人裝上牙冠,並讓植體立即受力 (immediate loading) 的話,病人需要知道立即受力是讓植體與骨頭未完成結合就受力,伴隨而來的是增加植體發生併發症甚至失敗的風險。
那麼,甚麼情況下病人適合接受「即剝即種」的植牙療程呢?我們要先了解甚麼病人比較大機會出現植體失敗的情況。有大量文獻顯示,吸煙者與未處理/未穩定牙周病者都有較大機會有植體失敗的情況。換句話說,對於吸煙者與未穩定牙周病者,他們不應該考慮即剝即種還是等骨頭愈合才種,而是應該先處理吸煙和牙周病問題才考慮種牙會較為理想。
除了病人自身的健康狀況和吸煙習慣外,小心評估種牙位置的牙肉和牙骨狀態亦是至關重要。當牙齒剛脫下並留下牙槽,如果要立刻稙牙,醫生要在剩餘的牙槽骨找到合適的位置和角度去安放植體,因為剛脫牙的牙槽可以有很多狀況,剩餘牙骨厚薄高低也不盡相同,所以未必每一個情況也適合「即剝即種」。
綜觀而言,「即剝即種」這一種療程並不適合於任何一位病人的任何一個案例,文中提及的每一個情況還可以有千萬個變化,要植牙治療能夠妥善地完成,「即剝即種」這種方法一定要經過謹慎考量才使用,才可以減低長期和短期失敗的風險。此複雜的治療牙醫往往需要經過良好的培訓才可以駕馭,器材物料的成本也可能相對提高。
最後,病人在選擇接受治療前,應該要清楚治療的細節和潛在風險,以及萬一發生問題可以怎樣尋求幫助。
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 陳溢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