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殺校減師增校園幸福感
香港近年屢現學童自殺慘劇,立法會日前辯論有關問題,得到的答案竟是「促請政府增撥資源」,以推出更多措施在中小學及幼稚園推動正向教育,以為這樣就能增加校園幸福感,相信許多家長及納稅人都不敢苟同。
即使面對嚴重財赤,政府被迫透過大幅舉債、加稅加費、暫停請人、削減各個部門及資助機構開支,以至推遲部分基建工程來「填氹」,但是2024/25年度的教育開支預算仍高達1,157億元,比本年度還增加了2%,與九七回歸時比較更激增1.5倍,成為最大的單一政策開支。而且當中大部分為經常性開支,即是要每年每月每日不停支付,主要用作資助本地的大中小學,為一眾教職員支薪。
令納稅人深感矛盾的是,受到港人「少子化」及早前的移民潮影響,香港適齡學生數目近年不斷插水,何以教育開支仍會不減反增呢?主因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包括教師、校長、學校及相關辦學團體,將自己教而不善,學生成績差、品行劣兼情緒壞的責任,統統歸咎於資源及人手不足,不但拒絕因應學生減少而殺校減師,還反過來要求政府繼續增撥資源,挾持學生福祉以自保。
香港的教育問題不在於人手或資源不夠,而是因為廢人太多及資源不得以善用。例如,一些因為辦學不善而導致收生不足的學校,每級只開得一班,每班只有十多名學生,連踢足球都不夠人腳,何來群體生活和快樂校園呢?此外,人手過剩的教師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不斷加派功課和狂搞活動,將學生及其家長弄得死去活來。而為免得罪「米飯班主」,即使學生頑劣犯錯,不少教師亦不敢嚴責處罰及指正其錯處,自然導致學生不懂得面對失敗和逆境,容易自尋短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