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形勢逆轉

俄羅斯情報機構指出,法國已準備出兵2,000人往烏克蘭參戰。法國否認,相信應是早先的部署,此所以法國總統馬克龍稱不排除出兵烏克蘭。
不過部署之後,可以出兵,亦可以不出兵,法國未必堅持出兵參戰,理由是單只法國出兵,不止2,000人,而是兩萬人,亦未必可扭轉烏克蘭的戰局。而單只法國出兵,已有違北約與歐盟的集體原則,法國出兵,其他各國出還是不出呢?波蘭當然會出兵,因早已在烏克蘭有波蘭軍隊。德國相信會堅持不出兵,因為有違戰後政治原則,國內也當有強大反對力量。羅馬尼亞會出兵,可是規模有限,沒甚作用。西班牙、愛爾蘭必然反對,其餘各國沒有出兵的確實理由與民心意向。結果,馬克龍公開說不排除出兵之後,缺乏反應,法國也諸多藉口來限制出兵的條件。
顯然,馬克龍之說,應屬試探各方反應,也帶有特定政治目的。一是先聲奪人,在烏克蘭戰爭中爭取主動,壓倒美國,不讓美國主導。這有利於在美國把烏克蘭戰爭推卸給歐洲後,法國與歐洲各國可抗拒美國繼續的指揮,從而把戰爭的決定權從美國轉移至歐洲,歐洲不作美國的代理人。二是公開宣告,便是向國際公開歐洲可以出兵參戰的選擇,未必是恐嚇俄羅斯,更多會是讓歐洲各國認真考慮北約正式出兵參戰的利害,好讓它們一起打消北約出兵的念頭。這是以進為退,也是從反面來鼓動各國反對波蘭等熱切參戰的要求和行動。即使法、德與波蘭一起供應武器給烏克蘭,德國堅持不供應遠程導彈,而德法供應的武器也分期分批,遠水救不了近火,美國與烏克蘭空自焦急。拖字訣,此中大有文章。
烏克蘭的反應,是在美國支持下大舉進攻俄羅斯境內,要在法德等歐洲國家猶豫爭論之際施加壓力。可惜出師不利,反倒被俄羅斯痛殲,死傷慘重,弄巧成拙,暴露出烏軍力弱勢危。法德等用歐洲名義接手美國主導烏克蘭戰事後,大可以無法戰勝為理由,逼烏克蘭談判和解、收兵停戰,把美國千方百計設下的陷阱,一下子掩沒,歐洲得脫長期戰爭消耗之苦。
美國分身不暇,力亦有所不逮,還有特朗普當選停戰的可能性,對着歐洲大國這樣的外交表演,也徒呼奈何。美國軍工體制已賺得盆滿缽滿,烏克蘭以外還有多處戰火可售武,亦不會堅持烏克蘭戰爭。形勢可一轉而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