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新型工業化措施 培訓成效惹質疑

【本報訊】政府表示要完善創科生態圈和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立法會推動新型工業化事宜小組委員會昨日討論如何協助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政府相關文件列舉組成新田科技城、「創新及科技基金」、「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措施,不過有議員表示審計署發現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存在問題,亦有議員詢問各個計劃的投入和成效。
議員林振昇表示政府於2018年8月推出「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但他指審計署發現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的問題,如有兩成學員完成課程後不會向其他人推介,亦有人認為導師資歷和課程資料不足夠,詢問當局有沒有跟進、優化。
導師資歷課程資料被指不足
而截至2024年2月底計劃已登記了超過5,130個公開培訓課程,並批出約1.6萬個由約5,170間企業提交的培訓資助申請,以資助約2.6萬名本地企業人員接受約4.6萬次培訓,總資助額超過6.1億元。議員陳振英指6.1億培訓本地人才,平均每年使用1.1億,每個人平均用2.3萬元,詢問計劃有沒有令人員有更出色表現。張僅指會密切關注計劃成效。
議員陸瀚民表示「下工夫需要有回報」,而由創科署負責管理的「創新及科技基金」現時設有18項資助計劃,過去6年間已資助約2,400個研發項目,相關承擔額約68億元。
他指在公帑使用的角度,需要有相應指標,詢問當局的績效指標是甚麼。張回覆指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已經有57條生產線,相信計劃能帶動企業效益,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下希望能至少帶動200億投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