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樹種路旁頻塌 康署用聲納儀「把脈」

人員以聲納探測儀檢查樹木的內部狀況。 人員以聲納探測儀檢查樹木的內部狀況。
人員以聲納探測儀檢查樹木的內部狀況。
【本報訊】本港樹木管理被批「甩漏」多,去年首10個月的塌樹量更按年升逾2.6倍。管理全港約55萬棵樹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承認道路旁的樹木生境非最理想,但指該署會派員目視檢查樹幹,懷疑樹木生病便會使用聲納探測儀,進一步檢查樹木內部狀況。
3D圖像呈現木質組織
全港位於政府業權的逾170萬棵樹木之中,有約55萬棵樹由康文署管理,範圍涵蓋公園、遊樂場,以至路旁。署方指出,不少樹木生長於市區或道路兩旁,並非樹木最理想的生長環境。
因此他們除了日常澆水、修剪樹木,亦會防治病蟲害,以及定期對樹木進行風險評估,減少塌樹等問題。
康文署高級訓練助理(園藝課程)廖國興表示,人員會透過目視檢查樹幹,當發現或懷疑樹木有腐爛或其他結構問題,則可使用聲納探測儀,在減少傷害樹木下檢查其內部狀況,而使用探測儀時,人員會先把多個感應器安裝在樹幹上,然後利用已連接電腦的金屬錘逐一輕力敲打,結果會以不同顏色,透過二維(2D)或三維(3D)圖像顯示,令木質組織狀況一目了然。
他續稱,康文署也會利用微鑽阻力測試儀、小型無人機等科技,協助監察樹木狀況之餘,亦能透過分析客觀數據,制訂相應風險緩減措施,平衡樹木風險與保育之間。康文署康樂事務經理(樹藝)林子健則指,雖然樹木位於市區或道路兩旁,但亦希望其充分展現原有特性,例如開花、展現不同葉色、發揮遮蔭功效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