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美日韓聯手拚造船?

美國海軍部長托羅上月造訪南韓現代重工、韓華海洋的造船廠,明言希望這兩家公司高層建立子公司並投入資源,整合在美國的商業及海軍造船設施。緊接着托羅又趕到日本參訪三菱重工橫濱造船廠,討論內容依舊是如何協助美國重振造船能力。
托羅不諱言地指出,南韓造船業為美國的某種「資產」,全美有多座完好但處於休眠狀態的造船廠舊址,隨時可以重啟生產軍艦和商船。顯示美國打算引入日韓造船產業,讓日韓的嫺熟工藝與老練工人,協助重建美國造船業,以求突破中國大陸在造船產業的獨霸地位,並解決美軍造艦緩慢、逐漸在數量上居於劣勢的窘境。
的確,早在2014年,解放軍海軍作戰艦艇的數量就已超越美軍,而且每年還不斷拉開差距,雙方艦艇數量差距已近百艘。而美軍雖然在噸位上佔有優勢,可是在大陸航母與055大驅等大型艦艇如下餃子般批量生產後,美軍的噸位也面臨被趕超的風險。與此同時,美國造船業卻大幅萎縮,能幫海軍造船的船廠僅僅只有4個,別說造新艦,連維修都已大排長龍,再這樣下去,美國海軍世界第一的榮銜將被中國奪去。
為了與中國對抗,托羅的錦囊妙計,就是師法台積電被迫在美國設廠,要求日韓輸出熟手工人到美國,將那些閒置的工廠重新活絡起來,這樣既可快速壯大美國造船業,又可振興美國的經濟,可說是一石二鳥,諒日韓兩個小弟也不敢不從。
遺憾的是,台積電美國設廠已陷入僵局,文化與體制的巨大差異是難以跨越的鴻溝,日韓到美國也有同樣的問題。何況,日韓本身的造船業也在萎縮,再移往美國不是形同自殺?托羅的計策雖妙,到頭來恐怕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