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各自組建貿易朋友圈

若說全球最大的政治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經濟性質的國際機構肯定非世界貿易組織莫屬。不過這兩大組織的威信近年皆顯著下降。前者早前被批評在以巴衝突中表現軟弱無能,後者制訂的國際貿易規則經常被歐美國家投訴偏幫中國,令中國成為全球貿易的最大得益國。
因為這個緣故,美國政府近些年大幅調整經濟戰略,減少依賴世貿這個國際貿易治理的主要平台,轉向發展區域性經濟合作,和理念相近的國家組成新的自由貿易夥伴聯盟,當中最有名的是「印太經濟框架」。華府通過和印太地區夥伴的貿易合作以圍堵中國。其他國家若要加入,就必須接受其制訂的新規則。
其他和中國關係欠佳的國家,除了加入美國的貿易夥伴陣營,也相互進行雙邊合作。例如印度近年加速與英國、歐盟和澳洲的自由貿易談判,日前更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四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各國都想方設法多元化供應鏈,減低對中國依賴。
當然,北京也不是省油燈,近年同樣積極和別國協商以降低雙方的關稅壁壘,去年10月與塞爾維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在剛剛過去的2月中,隨着厄瓜多爾總統簽發行政令,中厄兩國的自貿協議很快也將生效。
全球貿易體系在二戰後基本上是由歐美主導,但近10多年來國際貿易格局已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2013年貿易總額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貿易國,給美國帶來極大的心理衝擊。遏制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擴張已經成為華府的優先工作。美歐等國紛紛創建貿易朋友圈,就是意圖重奪全球貿易的主導權。未來世貿的角色將進一步削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