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開支大得不合理

香港特區政府現任財政司司長、前任財政司司長,以至再前任的財政司司長,近日為政府發債問題而起爭論。大抵而言,其中兩位司長贊成繼續增發債項,以彌補財政赤字,另一位則反對,擔心會讓特區墮入無底深潭。
目前社會上反對加大發債的聲音不少,部分人士甚至指出,《基本法》訂明香港特區政府應該謹慎理財,須量入為出,如此借債度日,會否有違《基本法》?
實際上,謹慎理財不代表不能借債,香港回歸初期,經歷亞洲金融風暴,政府的財赤也一度十分嚴重。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到訪香港時,為特區政府派出定心丸。朱總理說,國家有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些錢香港人也有份,有祖國作後盾,港人大可不必擔心。此外,香港特區政府也可以發行債券,朱總理更笑言,他會第一個買。
由此可見,國家領導人早已告訴香港,港府發債沒有問題,也不違背《基本法》。然而,話也得說回來,香港特區必須認真檢討,平素的支出是否過於巨大,用錢是否太大手大腳,若不從釜底抽薪解決問題,一味靠寅吃卯糧,早晚也會出亂子。
按理香港已經十分幸運,有中央支持,我們不必負擔軍費。2024年度,台灣的國防預算約為190億美元,新加坡約為150億美元,折合港元分別約1,500億元和1,200億元。這個數字跟香港最高峰時期的全年賣地收入相若,特區財金官員好應該自我拷問,為甚麼香港沒有軍費開支,也淪落到要靠賒借度日?我們的理財哲學,是否已不合時宜?
說實話,香港目前的基建開支以至公務員薪酬,都是過大過高,是時候要作全面調整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