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運署申3億更新電腦發牌 議員嫌貴

【本報訊】由2017年開始使用的「運輸署第5代車輛牌照及駕駛綜合資料系統」(簡稱電腦發牌系統),雖然保養合約在2027年才屆滿,但相關的硬件和軟件已漸趨過時。在立法會一個事務委員會中,政府建議開納一筆為數逾3億元的新承擔額,以更新系統至第6代。有議員直指價錢昂貴,10年間漲價4倍,又質疑更新系統會否出現「甩轆」情況。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麥震宇指有關電腦發牌系統非常重要,支撐運輸署平均每工作逾萬宗的牌照服務,以及執法部門的交通檢控工作。此外,系統亦會同運輸署內外總共超過40個系統連接,支援司法機構、海關、環保署及房屋署的工作。2023年發牌系統總共處理逾740萬宗個案,現在的第5代發牌系統在2017年投入運作,相關的硬件和軟件漸趨過時,為了數碼化和更具效率,確保系統穩定、提升容量和功能,因此有必要更新系統。
運輸署助理署長郭惠英亦表示,現時的第5代系統是專利產品,兼容性未如理想,亦有系統面臨關鍵組件供應受阻的風險,因此擬轉用開源式產品和軟件,建立新的數據庫,以保障系統持續運作和數據保安,並會採用政府雲端服務。
費用10年漲4倍
議員周小松指3億多元的費用太貴,整體費用10年間上漲4倍多。他比較昔日署方將系統由第4代提升至第5代,按2013年立法會的討論文件,當時的非經常性開支7,100多萬元,其中通訊網絡10年前只是1,000萬元,如今卻要9,000多萬元;有關系統推行服務,10年前是2,350萬元,如今竟是1.58億元。
另一議員楊永杰指現系統只用了6年多便要預期更換,詢問署方第6代系統的壽命可支撐多久。議員陳紹雄質疑2017年系統換代之時,何不直接採用開源式產品?
郭惠英回覆指新系統採用開源架構,壽命除了保養期,亦要視乎將來的科技,冀第6代系統可實現全面電子自動化,但都要視乎市民有多接受網上服務,儘管新系統能減少櫃位服務,但騰出來的人手只是減輕同事超時工作的現象。郭又指新系統非開放式,只供署方和連結部門之用,料故障機會較微,但未來採用新系統前會有演練,確保新舊系統順利交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