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博愛出錯 混雜另一病人樣本 婦遭誤診患癌切子宮

博愛醫院發生誤切病人子宮事故。 博愛醫院發生誤切病人子宮事故。
博愛醫院發生誤切病人子宮事故。
完全相信病理報告 屯院操刀前無覆檢
公院擺烏龍致一女子被切除子宮及卵巢!博愛醫院昨日公布,一名59歲婦人今年1月化驗顯示有子宮內膜癌,其後安排進行手術,待女子被切除子宮及卵巢後,卻沒驗出癌細胞,該院覆檢後始發現59歲婦人與另一名71歲患癌病人樣本混雜致出錯。院方就事故向病人及其家屬致歉,已安排涉事病理部員工暫時調離崗位,並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
根據院方公布,涉事59歲婦人因收經後陰道出血,於1月5日到該院日間婦科中心求醫,當時醫生於其子宮及周邊位置抽取樣本化驗,至同月18日中心接獲報告,顯示病人有子宮內膜癌,後安排病人上月26日於屯門醫院進行手術,切除子宮、輸卵管及卵巢,以及抽取淋巴細胞化驗。
術後化驗 無癌細胞始揭發
屯門及博愛醫院病理學部部門主管麥兆銘指,病理科人員按既定程序,將手術提取的組織進行化驗,卻未能發現癌細胞,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另一名70多歲患癌病人同樣於1月5日到博愛醫院日間婦科中心抽取樣本,兩個樣本均於同日送到化驗室,後透過DNA測試,發現樣本被混雜。
被問及為何進行手術前不進行覆檢,屯門及博愛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梁浩基解釋,再抽取組織測試對病人有風險,而檢查亦需時,可能會延誤治療,因此一般不會覆檢。他指出,臨床上出現收經後出血,屬癌症風險因素,為病人進行子宮鏡等其他檢查無發現異常,但強調相關檢查屬輔助性質,而病理報告則是診斷的「黃金標準」。
博愛醫院行政總監莊義雄於記者會上指,將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目前已安排涉事病理部職員休假,以後亦不會再擔任相關化驗工作。醫管局其後澄清,僅安排相關職員暫時調離崗位。
同類事故非首次 病漢切錯肺
翻查過往資料,「黃金標準」失準已非首次,東區醫院於2015年亦發生「切錯肺」事故,一名64歲男病人被誤診為肺癌,切除了四分之一肺葉,院方之後發現病人僅患肺結核而非肺癌,覆檢發現病人樣本有另一名病人的DNA,估計樣本被污染導致誤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