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教廷干政被揭黑歷史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日前接受訪問爆出「白旗論」,指烏克蘭應拿出「舉白旗」的勇氣,通過談判結束俄烏戰事。有關言論惹來烏方及其背後的美西方勢力圍攻,教廷則澄清「白旗」說法只是引述記者的提問用詞,意指促請各方和談拯救生命,並無呼籲烏方投降之意。
筆者此前寫過,相對於本篤十六世,方濟各是一位更為公正持平、仗義敢言及真心為民的教宗,故傾向相信他當時吃了「誠實豆沙包」,講出了自己及許多歐洲領導人的心底話。因為根據現時戰況,除非烏方「舉白旗」投降,願意放棄克里米亞及部分烏東地區領土,否則形勢大好的俄羅斯不會願意進行任何有實質意義的和談。
但無論如何,該番言論明顯是踩過界,而且踩中美西方的痛處,打破羅馬教廷二戰後的不干政傳統。有烏方官員及波蘭政客更翻起教廷在二戰時的「黑歷史」,暗指教宗的「白旗論」縱容俄軍侵略,等同當年縱容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及至佔領大半個歐洲。
二戰時羅馬教廷的立場和角色至今仍有爭議,言人人殊。1939年初,亦即德軍聯同蘇聯紅軍入侵波蘭前夕,時任教宗庇護十二世曾做了不少外交工作,希望避免大戰爆發,結果當然是失敗收場。開戰後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加入了德國的軸心國集團,位於意大利國土中央的梵蒂岡,因選擇保持中立而名義上未被佔領,但實際上等同被軸心國挾持,難以在政治上發揮作用,只能在人道救援及文物保育方面扮演有限角色。
戰後教廷被批縱容德軍暴行,包括對入侵波蘭及其後的猶太種族滅絕噤聲,事後看來並不完全公道。但經此一役,教廷的政治和外交影響力大幅削弱,教宗站在人道主義立場呼籲和平也可能被視為干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