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北約紛亂

北約當前最大的爭議,是在烏克蘭戰敗之時,是否應以北約名義出兵救援。
對法、德兩大國而言,法國似傾向於出兵;德國則反對,主張供應武器不出兵。其餘波蘭是力主出兵,可能波蘭已有軍隊在烏克蘭。斯洛伐克總理表示,與其北約派出軍隊,倒不如把轉移到歐盟的烏克蘭青壯送回國內作戰。各國似乎仍沒有共識,所以北約官方立場是不派出軍隊,美國揚言不會派遣部隊到烏克蘭作戰。
北約的爭議,在於烏克蘭戰場失利。北約已經供應武器,培訓烏軍,派出顧問和僱傭兵參戰。美國更全面介入電子戰,但仍然打不垮俄軍。烏軍大反攻失敗後,前線有潰散之虞。法國總統馬克龍說不能讓俄軍勝利,此所以有北約出兵之議。這樣的爭議,亦從側面看出美國似已從烏克蘭戰場的主導地位退出,改由歐盟主導,其中部分原因是美國讓歐盟作為資助烏克蘭戰爭的主力,美國局部卸責。
歐盟各國爭持不下,相信不易達成共識,決定因素會是烏軍會否進一步敗退,讓俄軍進逼基輔及敖德薩,烏克蘭政權便有全面崩潰的危險,北約也便要下決心。救還是不救?救只能是北約出兵,與俄軍正式決戰,這便是新一場歐洲大戰了。
可是,普京會否乘勝追擊,要一舉消滅烏克蘭,或推翻澤連斯基政權呢?攻打基輔不難,政治問題會大。敖德薩是北約支援烏軍總部,攻打不易。但普京的烏克蘭戰爭目的主要有二,一是消滅烏克蘭的新納粹主義;二是烏克蘭非軍事化。戰爭至此,烏克蘭的新納粹主義骨幹大多戰死,後繼力量有限,只要北約不參戰,即使供應武器,這樣消耗戰打下去,烏克蘭早晚非軍事化,除非北約直接公開地派軍介入作戰。
原來俄羅斯發動戰爭是為救烏東的俄裔,現在當地公投之後已回歸俄羅斯,戰爭一停,當地重建的便是俄羅斯體制了。因此,現時若俄羅斯保持戰場態勢,大可以在打垮烏軍主力後,暫不前進,固守佔領區,用軍力威脅基輔,成逼宮之勢,蓄勢不發,但維持足夠的壓力以作談判,也誘發烏克蘭政權內分裂,一方面攻心為上,另一方面可避免北約出兵引發大戰。
北約各國意見分歧,普京在戰場和政治上都佔了主動,大可坐觀北約與烏克蘭政權的內亂。與此同時,掃蕩戰場上烏軍殘餘據點,為日後重建作準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