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涌明年首季增3萬人 交通醫療配套恐爆煲

政府打算將東涌打造成為可容納超過30萬人口的大型新市鎮。 政府打算將東涌打造成為可容納超過30萬人口的大型新市鎮。
政府打算將東涌打造成為可容納超過30萬人口的大型新市鎮。
【本報訊】東涌正在進行新市鎮擴展計劃,目標打造成為可容納超過30萬人口的大型新市鎮。但離島區議員關注隨着人口上升,東涌的相關配套能否完善,房屋署昨在區議會大會上指明年第一季,東涌預計人口將新增3萬人,有議員指對此感到「嚇一嚇」,亦不知道就配套措施,部門「心裏盤算緊咩」。而離島區醫療服務和資源不足惹起關注,指有居民發生意外後,如「冇飛機、冇船,等死」。
土木工程拓展署代表指難以提供將來東涌準確的人口增長數字,因要因應每個年度賣地計劃等,但可預計新增18.4萬人口。規劃處也指會因應此數字作出相應規劃。房屋署代表補充,指東涌99、100區預計將於2025年第一季落成,將有一萬伙,預計人口新增3萬人。
區議員葉培基指各議員不清楚部門「心裏盤算緊咩」,舉例過去裕雅苑交通計劃無疾而終,認為目前見不到政府清楚的配套支援服務。
對於離島區的醫療設施,區議員劉舜婷指有居民反映區內母嬰健康院的服務嚴重不足,以東涌母嬰健康院為例,該健康院一星期只有3日提供服務。而位於偏遠鄉郊的索罟灣,居民指現時該區在星期一及星期五以外的日子,居民根本無法在區內求醫,因而感到非常徬徨。不過,衞生署指母嬰健康院服務容量足以應付服務需求。醫管局亦表示,加設深夜或通宵時段門診服務,並非符合成本效益的做法,又指醫管局現階段並無計劃開設有關服務或增加24小時醫生駐診服務。
斥當局效益衡量不能接受
劉斥索罟灣晚上完全沒有醫生診症,當局用效益衡量,完全不能接受。另一區議員黃漢權指過去有居民被蜜蜂針刺後窒息,未能就醫,亦有先例指居民冒險自己找船出去市區就醫,而政府無法幫忙,斥居民「冇飛機、冇船,等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