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呻窮 頻外訪照大花筒 公帑埋單真輕鬆
林世雄赴美應慳唔慳 每日至少使4.5萬
政府經常強調,香港要做「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擔當內地與國際的橋樑,而本屆政府上場後頻頻外訪。本報發現,截至去年10月,整個問責團隊共外訪197次,當中147次是出訪內地,花費至少逾1,200萬公帑。有部門更出訪22次,耗支超過200萬元,亦有部門在外訪期間平均每人每日花逾4.5萬元公帑。港府面對過千億元財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更大幅度「減糖」,普羅市民受惠少之又少,而各政府部門亦需要每年削減經常開支1%,甚至在福利津貼也要削減的同時,當局仍花費大量公帑在外訪上,有議員認為官員應節省外訪開支,並公開交代外訪成果,建議副司長作整體報告,讓公帑用得其所,又直言到內地及國際外訪的比例懸殊,指當局外訪要有策略,顧及內地的同時要放眼世界。
上任僅16個月 丘應樺外訪22次
本報早前收集現屆政府的問責團隊,包括所有司長、副司長以及局長,自2022年7月1日上任至去年10月的外訪開支數字,發現整個團隊在16個月期間,外訪197次,當中有147次到訪內地,共花費至少12,408,152元公帑。外訪次數最多的官員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共有22次外訪,出訪過北京、越南、日本、美國、法國、沙特阿拉伯等地,總共花費約2,288,835元。第二為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共有16次外訪,出訪過重慶、瑞士、德國等地,總共花費約1,276,100元。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同樣有16次外訪,出訪過浙江、深圳等地,總共花費約412,400元。第四則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共外訪15次,出訪過荷蘭、泰國、甘肅等地,總共花費約496,764元。
運輸局最大使 3人4日燒54.5萬
至於外訪最貴則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去年5月14至18日期間,與兩名局長辦公室人員到美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運輸部長級會議,3人在4日行程的總開支為545,000元,平均每人每日花45,416元。其次則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去年4月12至18日期間,與3名局長辦公室人員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及英國倫敦推廣香港金融服務業,4人在6日行程的總開支為554,500元,平均每人每日花30,805元。
另外,有4位官員更只出訪內地,包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16次的外訪中,亦有15次為內地。
議員狄志遠指出,香港為國際城市,多外訪本為好事,加上香港從疫情中走出,相信這一段時間要「追落後」,但在面對財赤的情況下,要如何讓外訪變得有價值才是至關重要。例如官員外訪應「慳啲使」,將外訪住宿、飲食等開銷降低,與市民共度時艱,觀感會較好,同時間應該公開交代外訪成果,甚或向立法會交代,讓成本效益能夠量化,建議副司長作統籌,將各個部門的外訪成果作整體報告,他又認為政府要增加敏感度,避免讓外界覺得政府浪費公帑。
近75%行程到內地 倡目光「平衡啲」
對於在197次外訪中,有147次為到訪內地,狄志遠認為有關比例「懸殊咗啲」,指作為國際城市的香港外訪應要有策略,不能單純因為方便而主要到訪內地,強調香港應要聯通國際。另一議員江玉歡則相信,外訪行程反映政府想跟緊內地發展,強調沒有好與壞之分。她亦認為外訪是一種「手段」,重點是政府希望透過外訪達成甚麼目的,又指目前國家經濟面對挑戰,而內地亦希望香港可以繼續成為國際城市,做好橋樑的角色,故期望未來港府目光要「平衡啲」,顧及內地的同時要放眼世界。記者林彥汛、曾卓琳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