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藥到病除:認識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是嬰兒期最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因其外形酷似草莓而得名草莓血管瘤。嬰兒血管瘤常見於女嬰,大約為男嬰的兩至5倍,位置方面則多數發生在頭頸部,有機會會持續存在超過嬰兒期,甚至持續至求學年齡。
一般而言輕微的血管瘤並不需要接受治療,醫生會觀察其變化,大多數會隨着年紀漸長而退化消失。但過程中會經歷快速生長期,血管瘤變得更硬更溫熱。此時家長亦可尋求藥物治療,若血管瘤屬表層且厚度不多於兩毫米,可以以外用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s)滴在患處,每天兩至3次,每次一至兩滴,直至患者歲數達12個月或情況穩定。
可是,嬰兒血管瘤雖為良性,但仍有機會變成危及生命的併發症,例如損害肝臟或胃腸道重要器官功能。另外,若血管瘤的生長造成功能障礙,例如影響視力的眶週血管瘤或潰瘍,或有機會引致永久性毀容的風險,或快速生長至大於5厘米,以上情況皆應盡早開始口服藥治療。
第一線治療為口服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s),應於餵食後立刻服藥,以減低低血糖的風險。第二線治療為口服類固醇如 Prednisolone,應於早上服用,但服用口服類固醇有機會延緩骨骼生長,而且嬰兒將不能接種活病毒疫苗,如輪狀病毒疫苗,因此家長應在開始療程前了解其優點與缺點。
最後,有少數血管瘤會透過手術移除。由於嬰兒血管瘤的處理方法因人而異,因此會建議照顧者盡早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