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2027年少1萬人升小 倒數殺校暴潮

學生人口按年節節下跌。 學生人口按年節節下跌。
學生人口按年節節下跌。
生育唔夠 移民遠走 縮班合併排隊拔喉
本港生育率極低,學齡人口下降已導致幼稚園及小一陷入無生源的困境,日前(6日)經營逾30年的屯門新一代英文幼稚園宣布暑假停辦,個別小學亦要合併或停辦新校,但「少子化」危機仍最少延續3年,根據政府2021年推算的未來幾年6歲學齡人口,本港由2022年至2027年的6年中,6歲適齡學童的人數由58,500人減至48,500人(見表),6年跌幅高達17%,這還未計算移民潮下最少15萬港人離開的影響。教育局雖以16人為小一開班的最低門檻,但教育界人士估計下學年仍有十分嚴重的縮班挑戰,估計屯門、天水圍是重災區,縱使港府積極吸納高才通,惟這類家庭的教育需求無助基層學校度過困境,希望教育局以更彈性措施應對。
2026年適齡學童 沙田跌幅最大
本港6歲學齡人口2017年及2018年均高逾6萬人,但生育率下降令該年齡層的人口持續向下,政府統計處2021年曾推算未來學齡人口,下學年(2025年)的學齡人口將由53,300人跌至52,000人,減少約1,300人;2026年的情況將更為嚴重,大跌3,300人至48,700人。按地區計算,沙田區跌幅最大,減少近500人;葵青區亦減少400人。學齡人口在2027年陷入低谷後,2028及2029年才逐漸回升至5萬人以上。
疫情及移民潮亦加劇本港人口危機,疫情3年,本港出生率亦銳減,2018年本港新生嬰兒還有53,716人,到疫情尾聲的2022年,新生嬰兒數量減至32,501人,減幅為39.4%。教育局去年曾就3歲適齡讀幼稚園人口作出推算,亦有同樣發現,未來數年入讀幼稚園的幼兒人數持續下跌,由去年的44,000人跌至2026年的29,000人,跌幅為34%。
移民潮影響 流失逾1.5萬中學生
移民潮方面,去年9月教育局公布的《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發現自2020/21學年起,小學、中學均有大量學生流失,本學年小學的流失人數達11,862人,流失率達3.43%,中學情況流失率更嚴重,流失人數達15,231人,流失率高達4.56%。教育局雖呼籲業界採取停辦新校、重置、合併等方式整合轄下資源應對生源減少,但教育界仍頻頻傳來停辦、合併的消息。
今年縮班惡化 屯門天水圍重災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雖然今年只有一間學校被教育局「派0班」,數字上較去年的5間少,但其實今年縮班的問題依然持續,甚至出現惡化,當中以屯門、天水圍區內的學校較為嚴峻,最嚴重的學校甚至要縮減3至4班,坦言不少學校的士氣都受到影響。
政府近年積極招人才,亦有高才通子女等來港就學,朱國強認為對於解決學生人口不足的問題可起到一定幫助,但難以全面彌補到流失的學生人口,而且高才通子女往往要求高,會想就讀較受歡迎、競爭大的學校,故對於正面臨「派0班」或縮班的學校無太大幫助。
比起以16人開班線就決定學校的能否開班,朱國強認為教育局可採取更彈性的手法,例如不少學校都會在開學後收插班生,觀察約一年至半年再決定是否縮班。朱國強續指不同學生有不同需要,以SEN學生為例,往往適合SEN的學校都較少人就讀時常陷入縮班、「派0班」邊緣,他認為香港教育應保持多元化、百花齊放,避免一次過縮太多同類學校的班別,而且不少學校都很努力進行宣傳,嘗試令更多學生報讀,但面對人口下降的問題學校亦無辦法,「冇學生都唔係佢哋嘅錯。」
移民潮令本港學齡兒童人數大減。移民潮令本港學齡兒童人數大減。
移民潮令本港學齡兒童人數大減。
香港居住的 6 歲學齡人口會由2022年的58,500人跌至2027年的48,500人。香港居住的 6 歲學齡人口會由2022年的58,500人跌至2027年的48,500人。
香港居住的 6 歲學齡人口會由2022年的58,500人跌至2027年的48,500人。
本港6歲學齡人口推算數據本港6歲學齡人口推算數據
本港6歲學齡人口推算數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