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屋輪候又延長 數字遊戲夢一場

現屆政府擺出有為姿態,甫上場就揚言要將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封頂至4.5年,後來自知「講大咗」,又改口封頂時間為6年。然而不論多少年都好,實際上都是「得個講字」,落實無期。房屋署表示,去年第4季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較前上升0.2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增至4年,較前年延長0.1年。以此態勢觀之,相信不用多久,就會觸及甚至超過6年上限。
必須指出,公屋輪候時間一直節節上升。截至去年9月底,公屋一般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較上一季上升0.3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3.9年,終止自前年8月起的跌勢。如今公布的最新數字,兩條隊的輪候時間又再上升,反映現屆政府所謂「提速提效提量」解決房屋問題,只是說得好聽,無殼蝸牛上樓依然遙遙無期。
欲卸之責,何患無詞。房屋署解釋,輪候時間延長與去年公屋落成量降低有關,並指「精進建築」捲入致命工業意外,導致相關公屋項目需全面暫停和延誤。藉口多多,但又不忘給予公眾「希望」,署方強調未來兩個年度,多區均有新公屋供應,加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於明年初陸續落成,公屋供應將會增加,預料輪候時間亦會縮減,有信心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6至27年度回落到4.5年云云。
畫餅充飢,望梅止渴,一直是歷屆特區政府最擅長的事,但到頭來無一不是「彈票」收場。現屆政府為「做靚盤數」,加快上樓時間,又是狂推過渡屋,又是強推簡約公屋,然而拉上補下、挖東牆補西牆,對增加供應無濟於事。
君不見,房屋局早前煞有介事披露第二批簡約公屋選址,取消原先上水蓮塘尾,新增5間分別位於觀塘、上水及黃大仙等地的空置或即將空置校舍,改建為簡約公屋以提供約600個單位,又新增馬鞍山恆光街用地,經修訂後料提供1.3萬個單位,未來看似「充滿希望」。不過,本報早就踢爆,該批簡約公屋地點,其中4個校舍選址本來用於長遠公營房屋發展用途,現時「長期變短期」,用地最遲9年後始可建成公屋,證明一切無非數字遊戲,實際公屋供應並無增加。未來是真如當局所言,輪候時間大減,還是突破6年甚至更久,實在不由人不疑問。
說到底,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外界並不質疑現屆政府改善基層上樓的良苦用心,但說得出做不到卻是不爭的事實。早年特區政府政策向發展商傾斜,對興建公營房屋並不積極,就連生地變熟地也一拖再拖,導致土地供應不足、房屋問題尾大不掉。到了現屆政府上場,高官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拙婦難為無米炊,要一下子追落後真是談何容易。今時今日,不僅公屋輪候依然大排長龍,劏房更是遍地開花,偏偏租管條例猶如無牙老虎,所謂增加供應又是期票而已,基層上樓望穿秋水,堪稱「五十年不變」的死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