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委會冇法律約束力 港府空談低糖飲食

常進食糖分高的食物,容易引致糖尿病。 常進食糖分高的食物,容易引致糖尿病。
常進食糖分高的食物,容易引致糖尿病。
糖尿患者趨年輕 東呼即應教路防病症
糖尿病有「都市富貴病」之稱,有議員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指糖尿病呈年輕化趨勢,建議當局開徵「糖稅」,減少青少年及兒童飲用高糖飲料。不過港府照舊懶政怠政,無視糖尿年輕化,多年前成立的「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更無法律約束力,宣傳多年只得一場空。《東呼即應》探討糖尿病呈年輕化趨勢,請教醫生及營養師,拆解糖尿病的成因以及預防方法。
現時全港約有70萬人患有糖尿病,每10人便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其中40歲以下患者佔超過20%。有議員上月就相關議題提出口頭質詢,提出開徵糖稅,但港府照舊懶政怠政,引述近年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沒有年輕化趨勢;而引進糖稅意見不一,並指要市民接受少鹽少糖並非一朝一夕。
當局多年前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原意是減低市民病從口入的風險,同時亦不時宣傳低鹽、低糖、低脂、高纖的「三低一高」飲食法則,但全部都是指引或勸喻性質,並無法律約束力,結果多年宣傳只得一場空。
都市富貴病「三多一少」
糖尿病有「都市富貴病」之稱,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指,糖尿病症狀可以「三多一少」概括,「三多」包括小便多、經常口乾及經常感到肚餓,「一少」則是就算進食分量增加,體重亦出現下降。
至於糖尿病成因,除了經常進食高糖食物及飲品,遺傳亦是其中一大成因。袁美欣解釋,糖尿病分一型及二型兩種,一型糖尿病屬免疫系統失調疾病,大多不屬於遺傳,身體會不停襲擊分泌胰島素細胞,令胰島素缺乏;至於二型糖尿病則大多有遺傳性,患者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阻性,因此要產生大量胰島素,才能達致胰島素效果,坊間說到糖尿病,一般都是指二型糖尿病。
吃蔬果延緩血糖上升
一般認為肥胖及年長人士患糖尿病風險較高,袁美欣指,過多脂肪的確會令身體對胰島素抗阻加劇,繼而增加患病風險,但瘦削人士也有可能患上糖尿病,而近年發現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年輕患者都比較偏向有超重或肥胖體形,亦有一些較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等因素,因此年輕亦並非完全幸免。
要預防糖尿病,可從飲食着手。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陳筠霖指,蔬菜及水果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減慢碳水化合物吸收,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另外亦應攝取穀物類,建議可選擇全麥類的五穀,例如糙米、全麥包、麥皮或意粉等。
不過,常吃水果或喝果汁亦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陳筠霖解釋,過量吃水果或喝果汁,容易令身體攝取過多果糖,尤其果汁經過攪拌,會令果糖吸收速度較快,長遠會刺激胰島素把血液中的糖儲進身體,身體會吸收太多果糖而儲起大量脂肪,無形中令胰島素增多,增加糖尿病風險。若想健康吃水果,陳筠霖教路,選擇可連皮吃的水果較佳,例如連皮吃蘋果,膳食纖維更多,血糖吸收速度會相對減慢;亦可選擇無花果,其果籽及果肉均含豐富纖維。
蔬菜水果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減慢碳水化合物吸收,延緩血糖上升。蔬菜水果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減慢碳水化合物吸收,延緩血糖上升。
蔬菜水果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減慢碳水化合物吸收,延緩血糖上升。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