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資買袋購標籤 75%憂加劇負擔

社協促港府垃圾徵費實施後「人性化」執法及協助基層。 社協促港府垃圾徵費實施後「人性化」執法及協助基層。
社協促港府垃圾徵費實施後「人性化」執法及協助基層。
【本報訊】距離垃圾徵費全港實施剩餘不足5個月,關注基層組織調查發現,多數基層受訪者亦擔心徵費引起額外的經濟開支,逾75%受訪者憂會加劇經濟負擔;約40%擔心業主會藉機加租。組織又指,社區回收積分計劃的門檻過高,不利草根參與,促港府「人性化」執法及協助。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上月訪問306名劏房等不適切居所租客,發現接近70%所住的大廈不設升降機,住客不少「貪方便」棄置垃圾在公共空間,過半人說現時已有垃圾堆積。逾75%受訪者擔心垃圾徵費實施後需要額外購買垃圾袋、指定標籤造成經濟負擔;40.8%受訪者擔心,業主會於其已繳垃圾徵費下仍加收垃圾費或租金。與此同時,接近57%受訪者表示仍不了解實際操作,例如徵費價錢、購買膠袋方式和垃圾處理方式。
團體轟綠在區區入會門檻高
調查又發現,逾80%受訪者過去一年未曾到訪「綠在區區」,約30%人不知道住處附近的綠在區區位置;15%人稱無法配合中心開放時間等沒有參與回收。社協指出,該署回收積分計劃「綠綠賞」的入會及儲分門檻高,開實體卡最少先帶回收兩公斤回收物,相等於約100個膠樽、120個鋁罐或20份報紙,考起過半住在蝸居的受訪者,變相將有心付諸實行環保的低下劏房階層拒諸門外。
社協促請港府未來執法時先警告及教育;亦應調低回收換取生活用品的門檻、增加可回收物投入回收箱後自動獲得資助回贈;又建議全面延長綠在區區回收站開放時間,配合在職人士需要,令他們能在積分推動下參與回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