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坐吃山空

回歸以來,香港一直在吃老本,既沒有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又未能成功開拓新興產業,自然也就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以致整體競爭力每況愈下。順境的時候問題還不大,畢竟家底雄厚,尚可維持基本門面;惟一旦面對逆境,許多問題暴露出來,便顯得狼狽不堪。尤其這幾年接連經歷黑暴和疫情的摧殘,香港五勞七傷,過去積累下來的老本固然所餘無幾,連金融中心這塊招牌也搖搖欲墜。
究其原因,港府因循守舊,碌碌無為,必須負起最大責任。這次預算案姍姍來遲宣布全面撤銷樓市辣招,就是港府反應遲鈍的典型例子。樓市積弱已久,炒風早就絕迹,港府偏偏要拖到樓市奄奄一息才肯撤辣,到底是基於甚麼考慮,令人莫名其妙。禁微者易,救末者難,難道連這個道理也不懂?金融和地產是香港最重要的兩根經濟支柱,如今金融市場風雨飄搖,地產市道低迷不振,發展新興產業方面又沒有任何進展,香港還能依靠甚麼?
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在亞洲四小龍當中,南韓、新加坡和台灣都在全力發展創新科技產業,而且都取得顯著成就,唯獨香港一事無成,被人愈拋愈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香港回歸後並非沒有發展新興產業的機會,只是因為港府猶豫不決,錯失了許多良機。早在回歸初期港府就有發展科技產業的計劃,曾經提出創新科技發展戰略,起步比新加坡更早,奈何不是坐而論道,就是雷大雨小,所有發展大計統統淪為畫餅。「數碼港」變成地產項目,「中藥港」無影無蹤,「矽港」虛無縹緲,「六大產業」紙上談兵……香港就這樣一直在蹉跎歲月,一次又一次錯失機會。
但凡香港能夠成功發展其中一個項目,做大做強,何至於淪落到如此地步。內地的華為、中興、大疆、比亞迪、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企,不都是這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嗎?無論是軟件和硬件,還是資金和人才,香港本來都比內地優勝,卻始終無法培養出一家像樣的新興科技企業,到底是何原因,難道不值得港府認真檢討?
有人說香港已經「玩完」,也許過於武斷,但若港府依然不思進取,前景實在難以樂觀。這不是唱衰香港,而是暮鼓晨鐘,提醒執政者必須振衰起敝,尤其是面對百年變局,香港已沒有本錢繼續蹉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