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吟虎嘯:普京笑看北約新動向

由於莫斯科在俄烏之戰中已勝券在握,總統普京對美國、西方、北約、烏克蘭近來的種種戰爭叫囂及舉動,就氣定神閒。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27位西方國家領袖及部長討論援烏時聲稱,為了確保「俄敗烏勝」,不能排除西方國家向烏國派出地面部隊的可能性;他說,只有俄羅斯戰敗,歐洲的安全及穩定才有保障。
然而,馬克龍的言論只能代表自己,美國及其他北約國家無人響應;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喜歡出風頭、語出驚人的馬克龍一貫作風。莫斯科也反應平淡,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注意到馬克龍要令俄羅斯戰略失敗的立場,也注意到歐洲討論向烏克蘭派兵,但沒有共識,「他們應該意識到這絕對不符合自身的利益」。
就在同一時間,「中立」了200年、不結盟200年的瑞典加入北約,成為第32個成員國。這一舉動非同小可,意味着俄羅斯西面的「出海口」——波羅的海——全由北約國掌控、包圍,「這將有助於美國自由地投放兵力到俄羅斯邊境」。瑞典的國防工業、軍力和高科技相當強大,整體軍力在歐洲排名第8,無怪乎北約秘書長表示,瑞典的加入使北約「更強大兼安全」。
過去200年,歐洲經歷過多次戰爭、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經歷兩大陣營冷戰,瑞典一直保持中立,不結盟,獨立自主地發展軍事國防力量,推行「全民皆兵」,主因是當年歐洲很亂,各個國家和勢力混戰不已,拉幫結派,要實現自己的帝國稱霸野心。瑞典無野心,也不想瞎攙和,不想被拉攏,也不想幫人打架,分利益得好處。保持中立、不結盟是最佳自處和相處之道。
然而,二戰和冷戰後,美國通過北約逐漸「一統」歐洲。歐洲本身已沒有條件、本錢和利益出現各國爭雄、發生戰爭,瑞典再中立已無意義。恰恰是整個歐洲繼續以俄羅斯為敵,形勢比人強,兩者間瑞典只能選擇棄中立入北約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