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新型工業 100億推加速計劃 設輸入人才配額

當局期望將在科學園穩定運作的「InnoHK」引進河套區。 當局期望將在科學園穩定運作的「InnoHK」引進河套區。
當局期望將在科學園穩定運作的「InnoHK」引進河套區。
實報實銷方式 每家企業最多獲2億
本港缺乏經濟火車頭,《財政預算案》宣布多項創科大計,包括投放100億元設立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每間獲批公司將有5個名額;又撥60億元,資助本地大學跟海內外機構合設生命健康研發院,另撥20億元支持「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進駐河套,並計劃最快今年內,推出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白皮書;另向8大資助技術轉移的資金,增加一倍至1,600萬元。
預算案提到,政府將於今年內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從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以1(政府):2(公司)的配對形式,提供每家企業最多兩億元的資助;申請企業亦須在港投資不少於兩億元。同時,參與加速計劃的企業,可在「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下,以先導形式聘用小量非本地技術人員。
消息人士預計,加速計劃將於5年內,資助50至100間從事相關產業領域的企業,預計首年會有10至20間企業申請;申請加速計劃的企業,需於3年內,在智能生產設施相關方面,投資不少於兩億元,包括購買機器、安裝機器及聘請技術顧問等開支,企業將以實報實銷的方式獲資助。消息人士透露,透過加速計劃,每間公司將獲5個輸入人才配額,其工作必須與智能生產設備有關,加速計劃不設總入境人數上限。
資助大學建生命健康研究院
生命健康科技方面,去年預算案預留100億元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當局計劃動用當中的60億元,資助本地大學跟海內外機構合作,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促進相關的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消息人士表示,研發院會設審批小組,成員由政府人員及相關專家組成,以審批項目是否具可持續性,其中項目必須是跨院校及跨學科。消息人士又指,研發院資助項目的年期較長,至少達10年,期望項目具有可持續性,於資助年期完結後仍然可繼續運作,形式可以是出售專利或商業合作。
此外,政府將在港深創科園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InnoLife Healthtech Hub」,並從預留的100億元撥出20億元,支持「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進駐河套,另外亦會撥款兩億元,在園區為生命健康科技的初創企業,提供孵化、加速計劃等支援。消息人士認為,香港在生命科學方面有優勢,而現時「InnoHK」在香港科學園亦已穩定運作,故期望引進河套區,透過提供更多的配套及更好的條件「做大做闊」。同時,當局正加緊起草「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白皮書」,目標是今年內發布。消息人士指,白皮書初步內容將就香港園區的定位、功能、軟硬件配套等作說明,最快年尾發表。
撥款20億撐InnoHK進駐河套
當局又宣布,由2024/25年度起,每年向8所資助大學的技術轉移處,各提供不超過1,600萬元資助,較現有資助的800萬元,增加一倍。消息人士指,相關資助以實報實銷的方式批出,現時每年800萬元的資助,只能補貼技術轉移處兩至三成的開支;根據過往數年的經驗,各院校有關專利方面的申請大增,院校亦能從中獲利,當局期望透過增加撥款,加速科研商業化的進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