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消費兩舊 如何復甦

本港經濟在疫後未有如期復甦,港府一直指望內地旅客打救,冀旅客人數不斷上升,盡快回到疫前水平。今個新春,入境處共錄得125.5萬內地旅客訪港人次,平均每日約15.7萬人次,超越2018年同期的日均人次。高官對此喜形於色,但不得不提的是,訪港內地團有半數屬於即日來回,人均消費只有約200至300港元,旺丁不旺財。
當然,正如有立法會議員指出,「過嚟搭吓車、食碗麵、買粒糖,都係生意嚟」,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理應歡迎任何旅客,不應該以「窮遊」、「富遊」來劃分,但是內地旅客不願留港,始終是一個大問題,皆因旅遊消費一環扣一環,旅客留港的時間愈長,消費金額必然愈多。如今旅客停留時間不足一天,消費固然有限,對刺激相關行業的復甦也是幫助輕微。
港府以至旅遊業界必須要問,為何內地旅客寧願匆匆而來、匆匆而返,也不願稍作停留?顯而易見,香港物價驚人,酒店收費過高,令旅客卻步,已是不爭的事實。入住四星酒店,非旺季也動輒索價過千元一晚,對比大灣區內城市,旅客必會覺得物非所值。而香港租金、人工成本高企,也令各行各業收費居高不下,就連光顧茶餐廳,人均消費也動輒近百元,旅客不打退堂鼓才怪。與此同時,香港景點十年如一日,來來去去都是兩個主題樂園和昂坪360,早就沒有新意。至於力推的所謂盛事經濟,港府又搞得一鑊泡,令人掃興。
其實這十多年間,別說深圳發展一日千里,連澳門疫後也增加了大量全新娛遊設施,「演唱會經濟」更搞得有聲有色。試想想,人們到澳門聽一場演場會,不僅帶動餐飲,更有助提升酒店入住率。港府是時候搞搞新意思留客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