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食物開支佔收入3成 苦撐生活 基層悲鳴

調查發現逾四成基層家庭食物開支佔家庭收入超過三成。 調查發現逾四成基層家庭食物開支佔家庭收入超過三成。
調查發現逾四成基層家庭食物開支佔家庭收入超過三成。
開工不足難脫貧窮 公共服務狂吹加風
本港社會全面復常後,基層市民生活仍捉襟見肘。有關注基層市民生活的民間團體的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者食物開支佔家庭收入超過三成,當中有超過一半人居於劏房或板間房等不適切居所,亦有一半受訪者非全職工作,收入不穩定影響家庭生活。而「垃圾徵費」等多項公共收費,亦會令基層百上加斤,團體憂會進一步拉闊貧富懸殊,促政府暫緩縮減福利及就公共收費加價等措施,以貧窮線及基本生活開支線作參考制訂扶貧政策等,助基層改善生活。
最低工資增 75%家庭未有受惠
「基層願景」採用便利抽樣法,以滾雪球方式透過聯絡不同團體,今年2月7日至2月23日以網上問卷形式向全港18區的基層市民進行調查,共收集606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41.7%受訪住戶的食物開支,佔家庭收入比例超過三成,當中逾53%人居於租住分間單位內,包括劏房、板間房、床位等不適切居所,佔總受訪住戶22.1%。調查亦發現,雖然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近月整體家庭月入中位數有上升的趨勢,惟75%受訪住戶的家庭收入沒有轉變或有減少的情況,只有25%受訪住戶指收入有增加,反映基層市民的收入追不上大市。
而最低工資由每小時37.5元調升至40元,但是次調查結果發現,只有25%受訪住戶的收入有所增加,可推論出最低工資調升的幅度未能惠及大部分基層市民。本港最新失業率為2.9%,數據反映接近人人有工開。不過,調查發現只有約五成受訪住戶為全職僱員,其餘均為兼職、長散(長期任職散工,沒有固定僱主的僱員)、臨時工僱員或假自僱/自僱人士,疫情後更多僱主選擇採用臨時工或散工等模式聘用僱員。
調查又發現,受訪住戶對《垃圾徵費》、公共服務加費、赤字下對基層市民的津助及福利支援都普遍不同意計劃,在實質工資沒有提升、物價又通脹的情況下,基層市民本來已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若未來實施多項緊縮或收費政策,相信只會令基層市民雪上加霜,並再進一步拉闊貧富懸殊。
促依基本生活開支制訂扶貧
基層願景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最低工資一年一檢,長遠推動生活工資;主動、公開及監察各類消費品的物價升幅、減少壟斷,並設立基本生活開支線,雙管齊下,以貧窮線及基本生活開支線作參考制訂扶貧政策;增撥社區看顧服務資源,鼓勵家庭照顧者外出工作;除就業課程、職業配對服務外,提供以地區為中心及以家庭為單位的能力建設和一站式支援服務跟進以及暫緩緊縮、削減福利、公共服務加費等計劃,避免盲目滅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