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吸引旅客靠煙花 月月燒錢救經濟

港人北上比內地客南下踴躍已成趨勢,香港飲食和零售業自然無運行。港府相信亦明白單靠「廟街夜繽紛」的熟食檔魚蛋牛雜救不了香港不景氣的經濟,於是積極與內地更多城市商討,開放個人遊和一簽多行。最近內地便落實開放青島及西安民眾赴港澳個人遊。回想2003年沙士疫後,香港經濟一潭死水,中央「救港」,放寬「港澳個人遊」政策,刺激經濟效果立竿見影。
然而,時移世易,內地旅客來港驟減,更加上消費模式轉變,香港不得不變招去吸引內地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日出爐,有媒體昨日引述消息指,預算案將提出多項旅遊相關的措施,包括每月在維港上演煙花及無人機表演、更新「幻彩詠香江」、在海濱加入商業設施等。煙花璀璨,無人機砌出繽紛多姿的圖案,的確引人入勝。
報道引述消息指,政府有見除夕和年初二的煙花匯演反應熱烈,除夕煙花吸引逾20萬旅客訪港,選擇深夜回程的內地旅客因跨境交通滯留港鐵站或跨境巴士站等,引來內地旅客鼓譟不滿,事後政府作跨部門檢討如何與內地有關機構商討延長口岸開放時間等。來港的內地旅客很多沒有選擇在香港過夜,主要原因是他們覺得香港酒店太貴了!見微知著,內地客來港「慳住使」,縱使「人山人海,香港亦可以無錢落袋」,所以港府要多用心思,看看如何吸引多些內地客來港多消費,亦無可厚非。
消息指,港府見煙花匯演反應佳,相比之下,內地較少地方可以像香港在海港放煙花,認為每月在維港上空放煙花和無人機表演,對內地旅客有一定吸引力。報道並提到,當局希望表演可按季節或節日而變化,會交由旅發局構思。旅遊業界表示,目前股市樓市陷低迷,每月放煙花值得嘗試,雖然有關消息暫未確定,重要的並不止於每月放煙花,同時可配合一些主題活動及節目,例如於暑假時可以配合「夏日祭」為主題,放煙花之餘亦可同時玩水上活動,相信能吸引遊客,市民也可參與其中。然而,高官是否有此心思及能力「搞搞新意思」,市民或許會存疑,皆因每次搞大型盛事,不是「蝦碌」就是「甩轆」,令人不敢寄予厚望。
再說,每月放煙花是否真的可以救經濟?有環團人士覺得太誇張,且沒有顧及放煙花時產生懸浮粒子等空氣污染物,有機會影響市民的呼吸道健康;而且大型煙花匯演耗資動輒過千萬元,若用公帑支出反加重政府財赤壓力,同時,每月要找財團贊助,亦未必容易。有議員向本報表示,雖然過去煙花匯演的確吸引眾多旅客,但當「盛事」經常上演,煙花便會降格,變得平凡,甚至令過往除夕、新春煙花失色。此外,當局在未有最新的旅遊業藍圖與策略,若貿然計劃每月放煙花,擔心會變得與「夜繽紛」或「日夜都繽紛」等活動一樣「藥石亂投」,難以針對性吸引指定類型的旅客。是以認為市民在財赤過千億元時不應再花無謂錢,甚至官員、部門等應「自我瘦身」以節省開支。於預算案前夕,眾聲喧嘩,這番話不啻是一股清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