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決心杜絕黑的 推動盛事之都

春節黃金周訪港旅客創近年新高,業界迎來好消息外,有報道指「黑的」專「劏」遊客,由中環上太平山頂竟索價500元,比正常車資多逾5倍,更有爆料指出「黑的」是「集團式經營」,這種大舉劏客的行為嚴重破壞行業聲譽,以至香港形象,必須決心杜絕。
多管齊下 加強執法
「黑的」問題橫行霸道多年,劏客、揀客、欺客、拒載、兜路、濫收車資等惡行為人詬病,屢禁不絕,關鍵在於相關罰則力度不夠,違法成本太低,對「黑的」起不到阻嚇效果。以濫收車資為例,2018至2022年交通投訴組共收到5,193宗投訴個案,但被定罪的個案只有145宗,而包括緩刑在內的判監只有16宗。即使是今年9月生效的《的士司機違例記分條例草案》,違例的司機最多也只是會被取消駕駛的士資格一段時間。
舉證及執法困難是造成大多數投訴個案不成立及無法持續跟進的根本原因。現時乘客可向運輸署、警方、1823電話中心、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的交通投訴組投訴涉嫌違法的的士司機。翻查最新資料,單是計及交通投訴組在2023年1至6月期間所接獲有關的士的投訴就已達5,323宗,但其中90%以上的個案因投訴人撤銷投訴或證據不足而無法追查,所以被跟進及處罰的的士司機少之又少。但政府仍有必要高度重視、嚴正對待,絕不能容忍違規行為繼續我行我素,否則這邊廂當局積極對外宣傳「你好,香港!」吸客,那邊廂「黑的」趕客砸爛香港旅遊招牌。
對此,我認為要從5方面入手,多管齊下方能有效打擊「黑的」。首先,當局既然現時提供誘因鼓勵舉報濫用公屋,同樣也應該提供誘因鼓勵舉報「黑的」;其次,對於「黑的」重災區要加強「放蛇」,尤其較多遊客往來的油尖、旺角、中區及機場等警區加強執法;再者,要加重違法成本及堵住法律漏洞,重犯者更應吊銷牌照,就算違例司機並非車主,有關的士也應被扣押「坐車監」,當車主承擔更多責任時,便不會願意租車給「黑的」司機;再有,如當局能夠帶頭整理數據,設立「租用的士司機中央資料庫」詳列所有的士司機的資料,包括駕駛經驗、涉及交通意外及不良操守紀錄等,以便的士車主、車行、管理人在租車給司機時參考,便可從源頭上杜絕大部分違規者;最後,針對舉證困難,長遠亦應立法強制所有的士安裝可儲存於雲端系統的車輛攝錄器,用科技提升整體的士服務質素和行業形象。
澳門「黑的」亦曾猖獗,但自從2019年實施新的士法,加強罰則並強制規定澳門所有營運的士車輛必須安裝車載智能終端系統後,的士違例個案投訴大幅減少,甚至警方一度錄得零檢控。可見,清除「黑的」毒瘤關鍵還是在於當局要下多大決心與勇氣。惟有杜絕包括「黑的」在內的趕客行為,才能擦亮香港好客之都、盛事之都的招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