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年效應 願生B人數微升 獎金誘因「無靈」

養育小朋友對年輕夫婦壓力不少。 養育小朋友對年輕夫婦壓力不少。
養育小朋友對年輕夫婦壓力不少。
仍僅得26% 經濟照顧壓力難頂
有組織進行「港人生育意願」問卷調查,發現「願意」生育的人數稍有回升,由去年新低的24%升至26%。組織認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加上今年有龍年效應,因此預測2024年的出生人口數字,也有很大機會會回升。調查亦訪問了受訪者對於鼓勵生育新政策的意見,不少人認為作用不大,其中受訪者對政府向新生嬰兒發放兩萬元現金獎勵此項最多人談及的政策,評分卻是最低,10分中僅得3.14分,評論認為資助的金額少,在現今百物騰貴的香港實在是幫助不大,因此未能為港人帶來很大的生育誘因。
香港婦聯訪問1,526名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發現港人生育意願稍有改善,社會服務經理謝玉玲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活動嚴重受挫,而且香港樓價依然維持高企,不少日常消費亦屬全球三甲之位,港人的經濟負擔已是百上加斤,再加上現時雙職家庭愈來愈多,特別是年輕夫婦,二人都需要工作以賺取可應付家庭開支的收入,在經濟壓力和照顧壓力的雙重影響下,普遍年輕家庭或女性,不願意生育下一代也是可以理解。
百物騰貴 團體倡設子女成長基金
調查中亦指出,最願意生育的年齡組別是「40至49歲」,最不願意生育的依然是「20至29歲」。香港婦聯副主席、社會政策研究委員會委員陳純純認為,現實的情況反映「有仔趁嫩生」已過時,逾九成(90.7%)被訪者認為「育兒經濟壓力大」,特別是薪金水平增幅遠不及消費物價,不少年輕家庭收入,扣除租屋/供樓和基本消費後,經濟已捉襟見肘,更遑論養育小朋友,今時今日對事業處於剛起步的年輕夫婦來說,壓力實在不算少。
婦聯建議政府多做宣傳工作,宣揚生育兒女的正面資訊,締造生育良好氣氛,鼓勵年輕夫婦生育意願,同時亦可增設成立家長與政府1:1配對的子女成長基金,上限為20萬元,可用於子女的學習或託兒照顧等方面,減輕年輕夫婦照顧嬰幼兒的經濟壓力。
「願意」生育的人數由去年新低24%稍微回升至26%。「願意」生育的人數由去年新低24%稍微回升至26%。
「願意」生育的人數由去年新低24%稍微回升至26%。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