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美國兩黨霸權難打破

拜登和特朗普很大機會再次代表民主、共和兩黨參加年底的美國大選,但民調顯示逾半選民對二人皆感到厭倦。不過,即使很多美國人不想看到拜登與特朗普參選,最後恐怕也只能被迫眼睜睜看着其中一人出任美國元首。美國選民似乎有得選擇,可實質上卻沒甚麼選擇。
之所以出現這種奇怪現象,是因為根據美國的選舉制度,總統是由數百名選舉人選出,而選舉人制度是遵循「贏者通吃」原則。簡單來說,美國總統候選人在一個州所得的選票只要比其他候選人多一票,不論他的得票率是否過半,也會得到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這種制度對民主黨和共和黨最有利,畢竟兩大黨名氣大資源多,候選人最有可能在各州成為得票最多的人士,進而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
這種情況有點像以前香港建制派和反對派在區議會選舉的對決,例如2019年區選反對派在全港只拿到六成多選票,但在大部分選區拿到較多選票,結果大舉奪得約九成的議席。反過來說,被喻為美國史上最成功的第三勢力總統候選人佩羅,在1992年大選雖然獲得全國近兩成選票,可是拿不到任何一張選舉人票。
理論上而言,中間選民可以將選票投給第三黨候選人,但實際上他們的選票大多還是投給了民主黨或共和黨的候選人,因為其他黨派候選人的勝率實在太低,還不如投給民主黨或共和黨中自己比較不厭惡的候選人。這種選舉制度令第三黨的生存空間很小。
美國選民不想再次看到拜登和特朗普對決,願意考慮無黨籍的候選人。但在贏者通吃的選舉制度下,所謂的攪局者,入主白宮的可能性幾乎是零。香港所謂的地產霸權,遠不如美國兩黨霸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