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看待事物不能過偏

日前本欄發表了兩篇文章,指香港股市陷入非理性低潮,投資者不宜盲目跟風沽售,否則當心會成為股壇大鱷的點心。或許有讀者感到納罕,目前香港經濟看似風雨飄搖,為甚麼筆者力排眾議,要「唱好」港股。
如果讀者這樣想,那倒是誤會了。筆者只是據事說理,沒責任要「唱好」市場;相反,回溯往績,嘻嘻!我更曾「唱衰」港股。恒生指數歷史上最高的收市點,是在2018年1月26日創出的,報33,154點,及後掉頭向下,輾轉跌至今天。當時的股市空前亢奮,本欄卻是在同年1月18日,也就是跌市前的一個多星期提出警告,題目是「切勿跟風亂買」。
現代的潮流用語「唱好」、「唱衰」,是含有企圖帶動風向之意。筆者卻從來沒此心思,自問亦沒此能力,我撰寫本欄堅持到今天,大抵是基於一個原則,就是《易經》所說:「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意思是衡量事物要公平客觀,過多者須作減損,太少者應予以增益。
如今時逢末世,人心躁動不安,不少人看待政治問題,不是過偏於左,便是過偏於右;看待金融市場,不是過度看好,就是過度看淡。能夠做到執中持平者,似乎愈來愈少,故經常會被政治野心家或金融大鱷乘虛而入。在下不敢自詡是理性之人,但雖不能至,心嚮往焉,身為時評工作者,更自覺有責任為社會提供平衡的聲音。回想起2019年之前,社會普遍盲目吹捧年輕人,甚至把香港的未來,全盤寄託在他們身上。其時筆者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指出現代的香港青年,不少人「我執」太重,社會若不導以正途,當心會釀成大患。及後也是不幸言中,在反修例風波中的黑暴分子,泰半正是來自年輕一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