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私隱署處理起底個案減57%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去年共處理756宗「起底」個案。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去年共處理756宗「起底」個案。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去年共處理756宗「起底」個案。
30次拘捕行動 僅10多宗成功檢控
「起底」行為侵犯個人資料私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去年共處理756宗「起底」個案,較2022年的1,764宗大幅減少57%,並進行30次拘捕行動。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相關事宜,有議員關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修訂的情況和時間,又詢問關於起底個案的執法和移除資料的情況。
私隱專員公署於2023年共接獲3,582宗投訴,較2022年的3,848宗下跌7%。起底方面,去年公署合共處理525宗與「起底」相關的投訴個案及231宗經網上巡查發現的「起底」個案,較2022年的1,764宗大幅減少57%。而私隱專員公署就140宗個案展開刑事調查。
公署向23個網上平台發出了378份停止披露通知,要求移除超過10,600個「起底」訊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起底的執法有10多宗成功檢控個案,刑罰方面,判處最重為即時入獄8個月。
研強制中小企通報私隱外洩
議員廖長江詢問如實施強制性個人資料外洩通報機制,會否研究將中小企業納入機制範圍內,而數據儲存到雲端已經成為主流趨勢,但雲端數據安全責任歸屬缺乏認識,容易成為被黑客攻擊的目標,詢問政府會否給予支持。
鍾表示私隱條例的修例方向包括強制性個人資料外洩通報機制,現正與政府審視具體詳細建議,公署現時也着手進行雲端儲存指引,希望在今年第一季可以發布。
議員簡慧敏則詢問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修訂的時間,以及有否可能年內提交,又詢問哪些平台收到最多停止披露通知。鍾表示正在全盤審視修訂,範圍比較廣闊,如要求資料使用者制訂資料保留時限的政策、賦予專員判處行政罰款的政策、直接規管資料處理者等,目前Telegram有大量起底訊息,但海外平台執法成效相當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