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催谷經濟亂出招 愈搞愈殘屢觸礁

香港經濟在疫後並無如預期那樣強勁復甦,反而愈做愈沉,樓市股市皆表現欠佳,零售消費市道疲弱,就連內地旅客也沒有踴躍捧場。在百業蕭條、民生維艱之際,港府終於承認疫後經濟復甦乏力,但依然沒有救市招數,一味吹噓所謂的盛事經濟敷衍了事。香港指望這班官僚振興市道,簡直同緣木求魚沒有分別。
所謂的盛事經濟,可謂出師不利,頭頭碰着黑。首先是球王美斯訪港,由萬眾期待變成全城火滾,連內地官媒都忍不住開腔批評,主辦方與球隊才溫溫吞吞地交代,「半價回水」怎麼安排至今仍未有定案。港府高規格接待球王,最後淪為「水魚」,盛事之都堪稱蒙羞。
接着又引入所謂的巨型紅心裝置,惟整個裝置毫無特別,被內地旅客直指「就是氣球而已」,日前更因為天氣關係而收起紅心,令人掃興。是次活動,為首個由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贊助的活動,涉款高達780萬元,究竟「盛」在哪裏,以甚麼準則審批,能帶動多少經濟效益,統統付之闕如。公帑用得不明不白,港府做冤大頭也就罷了,最慘是納稅人的血汗錢付諸東流。
實際上,中港全面通關已經一年,可惜對經濟的刺激輕微,連新春也無法讓市道呈現小陽春,零售飲食業界叫苦連天。反而港人北上消費愈加熾熱,肥水流向別人田。最不堪的是,樓市跌勢持續,跌無止境,股市同樣疲不能興。港股市值大縮水,連印度都爬過香港頭,難怪過去的「大好友」、投行前高層都撰文直斥「香港玩完」。
港官一味喊冤,聲稱玩完論沒有根據,但又提不出救市良方,只知諉過外圍因素,不是說利息高企,就是賴地緣政治緊張,總之千錯萬錯,港府肯定沒錯。
誠然,外圍因素的確存在,尤其內地經濟不明朗,中美角力又愈演愈烈,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自是無法獨善其身。問題是,既然知道外圍因素難以避免,執政者是否應該加倍努力做好分內事?社會要求港府為樓市全面撤辣,股票印花稅亦應再下調甚至取消,但官員有聽得入耳嗎?
單是樓市全面撤辣,有識之士苦口婆心規勸,本報也不厭其煩痛陳利害,但港府依然無動於衷,甚至大講風涼話,不是說樓市正在有序調整,就是說仍有大把人未能置業,完全無視樓市低迷,影響的不僅僅是有樓一族,還會影響商界投資意欲,整個市道只會一損俱損。一旦負資產繼續大量湧現,悲觀情緒氾濫成災,再加上股市動盪,國際大鱷乘機渾水摸魚,香港毫無抵抗能力,想不玩完也難。
說到底,港產官僚只知望天打卦,回歸以來皆慣性倚賴「阿爺打救」,根本沒有能力獨立做事,遑論打逆境波。如今經濟逆轉,官僚隨即倒瀉籮蟹,不知如何是好。為了交差,只好推出毫不盛大的盛事濫竽充數,口頭說盡好話,其實全屬虛話,只求蒙混過關。在內憂外患夾擊下,香港競爭力跌跌不休,經濟怎麼可能有起色?市民幸福感從何談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