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居港外國人入鄉隨俗 新春活動樣樣做足

Pamela指會拜年及行年宵市場。 Pamela指會拜年及行年宵市場。
Pamela指會拜年及行年宵市場。
受東呼即應邀請 談文化影響過程
農曆新年是華人的傳統節日,不少外國人受中國文化影響,都入鄉隨俗,體驗熱鬧過年氣氛。《東呼即應》邀請了3位居港外國人,暢談如何過港式新年,大掃除、行花市、寫揮春、拜年等活動樣樣做足,甚至比港人更重視傳統習俗,又分享不同國家的過年活動,別有一番「中西合璧」滋味。
有香港人血統的中東人Pamela,曾居於英國,她指父母都是在香港出生長大,所以亦順應中國傳統,會拜年及行年宵市場。她憶述,在英國每逢新年,所有同學、朋友都會來其家人的餐廳,期間一定有舞獅及新年菜式,父母亦會封利是給他們;她又指自己新年特別喜歡多些色彩,故通常會購買五顏六色的波波球,以及行年宵市場感受氣氛。
拜年行花市 寫揮春派利是
不僅Pamela,法國人Christine嫁到香港後,同樣入鄉隨俗,很重視過年。她指,丈夫是中國香港人,每年新年都會慶祝,譬如會逛花市、擺放水仙、做蘿蔔糕、準備全盒等。她續指,香港對過年很重視,要準備很多食物、派利是、裝飾家居、洗邋遢等,相反在法國過新年則只有一天,翌日便要上班。
居港37年的Christine,同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她透露,從去年開始學習書法,學了不是很久,所以今年是第一次寫揮春。
她認為中國文化非常深奧,不是那麼簡單,特別是書寫和閱讀漢字,十分複雜,要慢慢去適應學習。
至於南韓人過新年,一般會按照傳統向父母跪拜,還會玩類似飛行棋擲柶遊戲,但有些習俗與中國不同。去年9月來港讀書的南韓人Sam指,赴南韓需3小時飛行時間,所以不少南韓留學生選擇不回韓過年,相反會留在外國與南韓朋友相聚玩遊戲或一起吃飯,雖回不了南韓,但在香港仍有一些春節氣氛。
談及南韓的賀年食品與中國的不同之處,他指最出名是年糕,即白色、入面有糖餡的年糕,另外亦會食烤牛肉、炒烏冬、炒麵等。他又指,如果回南韓,應該會與家人一起慶祝,如果自己在香港,應該不會太傳統慶祝春節,可能只會跟朋友玩耍及烹飪。他又提到,南韓像中國傳統一樣,新年期間會派利是,但不用利是封,改為直接派錢。
南韓人唔用紅包 直接派錢
說到利是,對於「拆利是吉日」,坊間一直有兩個說法,第一是年初七「人日」,按中國傳統當日是「人人生日」,固然可以拆禮物慶祝;另一說法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後,因傳統認為當日是月圓之夜,象徵農曆新年活動到尾聲,這個時候拆利是有聚財及好運意頭。
Christine稱今年是第一次寫揮春。Christine稱今年是第一次寫揮春。
Christine稱今年是第一次寫揮春。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Sam(中)指南韓人過新年會按照傳統向父母跪拜。Sam(中)指南韓人過新年會按照傳統向父母跪拜。
Sam(中)指南韓人過新年會按照傳統向父母跪拜。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