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繁榮假象

最近這段時間,日本股市跟隨美國股市持續上升,日經指數創下30年新高,距離歷史高位只有一步之遙。有些精日分子為其大唱讚歌,聲稱日本已經走出「失落的30年」,即將再現輝煌云云。事實果真如此嗎?數字可以說明一切。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日本經濟已連續兩季錄得負增長,去年第4季萎縮0.4%,前季則萎縮3.3%,意味已陷入技術性衰退,與股市的表現背道而馳。尤其不堪的是,日本連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位置也保不住,被德國取而代之,只能淪為「梗頸四」,估計過不了幾年就會被印度超越。
過去常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原來是騙人的,股市的表現與實體經濟並沒有必然關係,往往南轅北轍。日本就是典型例子,一方面經濟陷入衰退,一方面股市異常火爆,奇怪吧?其實並不奇怪,現在的股市已徹底淪為國際大鱷的遊戲,是升是跌皆由他們操控,與實體經濟沒有一毛錢關係。加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股市的走勢更是無法以常理度之。所以說,日本股市非理性亢奮,絕對不是走出「失落的30年」,極可能是回光返照,甚至可能是一個更大的金融陷阱。
同樣出現亢奮的還有美國股市,在強美元支撐下屢創新高,泡沫愈吹愈大。華府政客洋洋自得,宣稱美國經濟已經實現「軟着陸」,是嗎?硅谷企業紛紛裁員、消費需求無以為繼、地區銀行危機重燃、通脹問題揮之不去、財政赤字屢創新高、債務規模急速膨脹……美國經濟面對重重隱憂,所謂的軟着陸未免言之過早。沒錯,表面上經濟數據似乎很理想,甚至有過熱的味道,實際上許多數據往往帶有水分,可信度令人懷疑。特別是總統大選之前,拜登政府刻意營造繁榮景象的企圖相當明顯,最怕大選過後一切又打回原形。
可以見到,每當外界以為聯儲局即將減息,就會出現一些不利減息的數據,包括新增非農業職位超乎預期、消費數字理想、通脹率再度上升等等,減息周期就這樣一再推遲。所以很明顯,拜登政府根本不想在短期內減息。理由很簡單,正式進入減息周期後,強美元無以為繼,國際資金留不住,就再也無法收割全球。
更糟糕的是,美國股市經過這些年的催谷,早已危若累卵,國際資金一旦撤離,資產泡沫隨時會爆破,那才是最大的災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