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研普及病歷互通 憂外洩病人私隱

【本報訊】港府去年提出將電子健康紀錄平台「醫健通」升級為「醫健通+」,集醫療數據、服務提供及流程管理於一身。當局日前提交文件,預計未來5年需約14億元開發,並計劃就私營醫護提供者存放健康紀錄提供誘因,甚至訂立強制要求。有醫學界人士指,醫生普遍擔心相關程序會造成負擔,病人則會憂慮病歷外洩,當局須研究如何保障病人私隱。
根據文件披露,「醫健通+」將於5年內分階段增加功能,包括預約、轉介、化驗報告、證書等,並計劃支援從流動裝置上傳健康資料,預計在2025至2026年度完成,而支援電子藥物管理和電子配藥的功能,則預期於2028至2029年度完成。
開發系統 料耗約14億
另外,當局預計在2024至2025年度完成開發跨境個人電子病歷,讓市民自行上載各項紀錄,與內地數據雙向互通的研究則預計在2027至2028年完成。文件指,因為系統有新功能,加上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令開發更複雜,預計「醫健通+」發展需要約13.96億元非經常性撥款。
文件指,過去5年「醫健通」登記人數由120萬增至近600萬人,增幅達5倍,佔全港總人口約八成,但當中超過七成人仍未給予任何私營醫護提供者「互通同意」,其中一個原因是市民或未完全明白現時相對複雜的雙重同意機制。當局將修訂《互通系統條例》,簡化有關互通同意機制,計劃在今年底至明年初將修訂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
香港醫學會會長鄭志文表示,目前病歷互通在私營機構不算普及,並非所有醫生都會用電腦為病人診症及儲存病歷,部分專科病歷長達十多頁,需要額外安排人手輸入及整理,程序繁瑣,醫生普遍擔心會造成負擔。他指,不少病人未必希望向外披露病歷,將資料上載至網絡亦會構成資料外洩風險,當局要爭取市民支持,須研究系統如何保障病人私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