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亦步亦趨 急症室加價考慮 「公私營收費差距」

公院急症室約六成個案屬次緊急和非緊急。 公院急症室約六成個案屬次緊急和非緊急。
公院急症室約六成個案屬次緊急和非緊急。
政府指6成求診非緊急 斥浪費資源不適合
財政預算案於本月底公布,如何提高政府收入應付赤字成為焦點。政府早前指正研究調整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本港衞生官員昨日透露,將考慮公私營服務收費的差距;但強調會顧及市民負擔比率和接受程度,並保障弱勢社群獲得適當服務,推出前將諮詢業界人士及市民。他指目前急症室有約六成求診屬非緊急個案;隨着人口老化醫療需求亦愈來愈大,政府不能以有限的醫療資源,應付無限的需求,呼籲市民不要浪費或誤用資源。
該衞生官員在電台節目提到,急症室的醫護人手和醫療器械配置,都有別於普通科門診診所,而目前約六成個案是次緊急和非緊急,大多都只是傷風、感冒、輕微發燒或擦傷等,有些更是「啼笑皆非」,例如到急症室看身體某部分痕癢、暗瘡,甚至是拿檢驗報告給醫生看、取假紙等輕症,形容絕對是浪費醫療資源。
稱保障弱勢社群 推方案前諮詢
被問到急症室非緊急個案會否由目前的180元,大幅加價到私家醫院急症室的400至500元收費水平,他指目前未有任何定案,但公私營服務收費差距肯定是考慮因素之一。他又說,調整收費時,除了考慮成本因素,亦要顧及市民的負擔比率和接受程度,並保障弱勢社群能獲得適當服務;正式推出方案前,會就基本建議諮詢業內人士及市民。
對於明愛醫院急症室醫生李福基對加價曾表示憂慮,指調整收費會難為前線醫護人員,更揚言若大幅加價,他將會辭任。該衞生官員指理解前線壓力,相信對方是講笑,稱李是有熱誠的醫生;又強調考慮調整收費,並不會改變現行的分流制度和標準,只會令機制更清晰。
此外,政府去年5月推出「支援大灣區醫管局病人先導計劃」,已參與的合資格人士每次接受港大深圳醫院門診診症服務只需繳付人民幣100元的費用,餘下費用差額則由先導計劃資助。每名合資格人士的資助額為人民幣2,000元,使用期至2024年3月31日。
支援大灣區門診 3600港人受惠
該衞生官員表示,截至上月,短短8個月內已有逾3,600名大灣區港人受惠,反映計劃頗受歡迎,亦為市民帶來方便,特別有長期病患的長者,毋須長途跋涉跨境回港覆診和取藥。而計劃將運作至下月底,政府將詳細檢討成效,視乎需求考慮延長計劃、擴大服務對象,甚至將計劃恒常化。
政府正研究調整公院急症室收費。政府正研究調整公院急症室收費。
政府正研究調整公院急症室收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