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房署搵基層開刀 今年公屋勢加租

房屋委員會將於今年中檢討公屋租金。 房屋委員會將於今年中檢討公屋租金。
房屋委員會將於今年中檢討公屋租金。
放風不逾10%仍可負擔 無視生活支出重擔
房屋委員會將於今年中檢討公屋租金,房屋署署長羅淑佩昨表示,即使最終決定公屋加租,按法例要求加幅不會超過10%,相信租戶仍可負擔;又認為經濟狀況不明朗,對公屋住戶影響有限。有關注公屋的團體認為本港經濟疲弱,加租會增加公屋住戶經濟壓力,當局應推出租金寬免措施。有政界人士批評,羅淑佩加租加到盡的言論是嚴重「離地」,完全不了解民間疾苦。
羅淑佩昨在電視節目指出,是次年中檢討是按法例要求,每兩年進行一次的檢討,旨在檢視公屋住戶及整體香港租戶的入息數據作調整,即使最終決定加租,按法例規定亦不會超過10%。她又指,現時公屋平均每月租金2,200元,當中40%住戶租金低於2,000元,甚至月租只是幾百元;即使租金加幅達10%的上限,都只牽涉100至200元,甚至幾十元,相信租戶可負擔。
「經濟狀況不明朗 影響有限」
羅認為,經濟狀況不明朗,對公屋住戶影響有限;又指現時多個行業都有招聘困難,不能只看到資本及投資市場不景氣,就簡單地認為市民的收入大跌。
打擊濫用公屋方面,羅淑佩稱,署方去年發出8.8萬份資產申報表,迄今只有120份未收回,當中有5.5萬份已與土地註冊處配對,發現有100多宗在本地擁有住宅物業而無申報,加上部分住戶自行交回,現已收回約400個單位。
她續稱,房屋署今年4月將展開第二期申報,對象是已住滿10年並被納入富戶計劃的約25萬戶,他們需申報入息、資產、有無本地物業、居住情況等,署方如發現有可疑會抽樣檢查。她又坦言,檢視海外物業有難度,有時雖去信其他國家確認卻未必有回覆,正向銀行業及保險業請教可行措施。
政府早前承諾,2026/27年度可縮短公屋輪候時間至4.5年,惟公屋輪候時間再見回升。羅淑佩重申,建屋十年長策是「頭輕尾重」,頭5年建屋量少,後5年會有大量落成,長遠而言有信心達到指標,惟短期內輪候時間會有波動。她又稱,若願意選擇入住新界區,其輪候時間相對短,例如2022/23年皇后山入伙後,將平均數拉低,相反很多人申請市區單位,或要等收回的單位,例如在2023年因購入居屋交回9,000單位,可供輪候市區的人士入住,此消彼長下就又會拉高輪候時間。
謀加到盡 政界轟言論離地
政界人士莫建成表示,公屋租金加到上限10%的說法十分離譜,因過去兩年一般市民的薪金加幅也沒有10%,而未來一年香港經濟狀況仍相當不穩,不少僱員有機會面對凍薪裁員,直接斥羅淑佩的言論非常「離地」。
莫又強調,房委會應檢討加租機制,不應集中計算住戶收入,亦應多加考慮通脹及家庭開支,不要每次租金調整都是「有加無減」。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近期本港經濟疲弱,加租會增加公屋住戶經濟壓力;而上一次檢討公屋租金,曾出現公屋住戶整體入息增加,但沒有加租的情況。招建議,本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當局可為公屋住戶代繳一個月租金,或推出其他寬免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