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楓葉國落錯藥 樓市寒氣逼人

龍年到,百業興旺、安居樂業是每個人的願望。但中國人、香港人甚至加拿大人,說起安居樂業卻難免心有戚戚焉。最近,加拿大政府宣布將《禁止非加拿大人購買住宅物業法案》再延長兩年,至2027年1月1日。這項法案是禁止外國買家購買加拿大住宅房產,避免外國資金(其實主要是中國資金)炒賣加國優質房產。可是,杜魯多政府斬腳趾避沙蟲的政策,除了導致核心城市房產跌價兩成,並沒有讓加拿大人真的安居樂業。這種加辣加鎖反自噬的前例,值得內地及香港參考。
《禁止非加拿大人購買住宅物業法案》是總理杜魯多的競選政綱之一,2022年中獲加國議會通過後,於2023年1月1日起生效,本來為期兩年,但距離屆滿還有近一年,政府已急不及待延長禁令。這項政策落實後,加拿大核心城市樓價下跌超過20%,各方對這個現狀有不同的解讀,執政者當然認為新政有效,所以要延長有效期,但民眾卻沒有感覺到更容易負擔樓價,學者則認為經濟數據或會更糟。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非加拿大居民於安大略省(首都渥太華及最大城市多倫多均在該省)擁有房產的比例僅為2.8%,在卑詩省(溫哥華所屬省份)擁有房產的比例亦只有4.5%。該數據與加拿大部分媒體渲染的報道,例如溫哥華2015年住宅成交中,中國買家佔了三分之一;溫哥華豪宅區──西城區2014年的成交豪宅中,三分之二業主屬中文名字的買家,根本對不上號。
似乎加拿大傳媒的說法更像是盲人摸象,或根本子虛烏有。而杜魯多政府就在摸不準的「象」上面胡亂披了一層保護甲,結果加拿大樓市被捂了一身汗,反而大感冒起來。
經濟轉差 人民變窮
當地的學者便指出,禁止外國人置業,根本沒有讓加拿大人更容易置業,樓價下跌只是美國加息鬧的鬼。而加拿大的真實情況是經濟差了、人民窮了、房產空置率更高了,一般民眾也感覺到與房產的距離似乎更加遙遠。
回看禁止外國人買樓的禁令,當地早已有反對聲音,因為在華人移居比較多的城市及省份,例如溫哥華所在的卑詩省,早在2016年已有向海外買家徵稅的規定,其稅項高達交易價格的15%,後來更增至20%。置業後若房產被空置,業主又要繳付空置稅。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則向海外買家徵收名為非居民投機稅的稅項,稅率為25%。如此高壓下,加拿大政府還為樓市再加一個緊箍咒,結果房產交易拍烏蠅,淡風吹得本就嚴寒的加拿大更冷了。
房產是民生必需品,對於地廣人少的加拿大來說,房產的需求與價值,與人口大國的中國、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的香港都不同。現在看來,加拿大樓市過去一年的表現,實在談不上是政績,更談不上是德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