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這就是盛事經濟?

港府矢言要搞好盛事經濟,大家當然樂觀其成,可惜頭炮美斯訪港卻敗興而回,港府失威事小,損及香港旅遊之都聲譽事大。如今事情暫告一段落,港府繼續興致勃勃大推「盛事」,但究竟盛在哪裏,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實在令人疑問。
巨型紅心飄浮裝置在全港多個地點展出,高官更出席開幕儀式,非常隆重其事,也是首個由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贊助的大型活動。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的委員指出,在批出贊助時,會考慮活動規模、吸引力等因素;又指設計師Anya Hindmarch十分出名,過去在倫敦舉辦同類型活動亦很成功,相信香港是次活動也能吸引旅客云云。
老實說,所謂巨型紅心,相對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創作、放在維港的橡皮吹氣黃鴨,一點也不巨型,整個裝置毫無難度與特別,網民更嘲諷猶如小學生創作。當局其後透露,是次活動涉款780萬元,而每項盛事的資助上限為1,500萬元,俱非小數目;同時也未有提及吸引多少人「打卡」、帶動多少經濟收益才算達標。
筆者不禁想起,法國藝術家Paulo Grangeon創作的1,600隻紙製熊貓,曾在2014年於香港多地快閃展出,包括中區PMQ元創方,宣傳保育訊息。那些熊貓造型趣致,而且夠晒大堆頭,「打卡」非常好睇,吸引大量市民和遊客參觀。有比較有傷害,今次所謂的巨型紅心盛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吸引力大不如前。如果再數下去,又要令人想到2003年皇馬「6條A」訪港,當時真是粒粒皆星,全部當打當紮,絕無欺場。今時今日,不僅球王欺侮香港,就連盛事也大縮水,似被人搵笨多於一切。香港到底怎麼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