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歐洲國家啞巴吃黃連

俄烏戰爭開戰至今,俄羅斯一直處於被歐美孤立的狀態。美國名嘴卡爾森日前專訪普京,是普京兩年來首次接受西方媒體採訪,頓時成為國際焦點。節目中有一幕,是卡爾森質問普京誰是2022年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幕後黑手,普京回答說美國中情局沒有不在場證明,暗示與美國有關。普京雖然沒有拿出具體證據,卻再次勾起了國際社會對北溪爆炸事件的印象。
事件要回溯至前年9月,鋪設在波羅的海海底的兩條北溪天然氣管道突然發生爆炸,導致德國與俄羅斯的直接能源聯繫被切斷。其後就不時有人質疑是美國所為,例如有美國知名調查記者爆料,指管道是被美國情報部門和美軍秘密破壞;去年年中,俄羅斯一名駐美外交官也說美國在事件中的角色需要「弄清」。華府當然一一否認。
但外界懷疑到美國頭上並非沒有道理,因為種種證據都顯示引爆的物體非比尋常。正如瑞典負責調查事件的檢察官所說,事件中使用的爆炸物並不常見,最有可能是一個由國家發起的團夥製造。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在事件中獲益最大。在爆炸發生後的一年即2023年,歐洲為了擺脫能源領域對俄羅斯的依賴,大幅增加來自美國的進口,購買了美國天然氣出口量的七成,令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首次成為全球第一位。反之,2023年歐洲經由管道購買的俄羅斯天然氣大幅減少了近六成。
世上很多莫名其妙的衝突事件,往往很難查出幕後黑手。但正如警察查案,要判斷誰犯案,關鍵是找出誰是獲益者。美國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賺個盆滿缽滿,自然成為最大疑犯。可惜歐洲有求於美,明知真相也只能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