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盟友心寒

特朗普爭取重返白宮尚未成功,即迫不及待勒索北約盟友,聲稱若不上交「保護費」,就不會獲得美方保護,反而會鼓勵俄羅斯「為所欲為」。對於這番言論,北約盟友難免感到驚詫,甚至不寒而慄,但實際上,這正是特朗普的一貫作風,早已見怪不怪,「美國優先」嘛,盟友又算甚麼。美國記者修托(Jim Sciutto)在其即將出版的新書中透露,特朗普曾於2018年下令美國退出北約,後來也許是因為競選連任失敗,此事才不了了之。如果他再度入主白宮,誰也不知還會搞出甚麼花樣,即使不退出北約,起碼也會強迫盟友多交保護費,北約各國注定大破慳囊。
有美媒評論指出,特朗普的煽動性言論只會加速美國霸權衰落,「愈是對北約吝嗇,美國實力愈弱。」道理很簡單,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靠本身力量稱霸全球,沒有北約的助力,美國勢必寸步難行。特朗普勒索盟友,其實是挖自己牆腳,尤其是他竟鼓勵俄羅斯進攻盟友,簡直令人瞠目結舌。有這樣的盟主,北約各國不心寒才怪。法國一直主張歐洲戰略自主,希望建立屬於歐洲自己的軍隊,不是沒有道理,老美畢竟是靠不住的。
說到底,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恒的利益。何況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一向唯利是圖,將外交視為交易,認為誰損害了美國利益,就跟誰翻臉,不管對方是敵人還是盟友。他對北約尚且毫不客氣,對其他所謂盟友的態度更是可想而知。
修托在其新書中透露,特朗普認為台灣太小,無法抵抗中國大陸,對美國而言亦微不足道。這大概就是特朗普對台灣問題的取態,在其心目中,為了小小台灣而與中國爆發直接衝突,這盤生意一點也不划算。再說,他對台灣本來就有怨言,認為台灣搶走了美國晶片生意。「我們曾經自己生產所有晶片,但現在都是台灣生產的,比例甚至高達90%,記住這一點。」為何要強調記住這一點?無非為了日後再度入主白宮,好好清算這筆帳,台灣恐怕凶多吉少。
凶多吉少的還有烏克蘭,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絕不可能繼續對烏提供大量援助。相反,以其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仰慕之情,隨時可能出賣烏克蘭。有國際研究機構指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無論誰勝誰負,都將是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說白了,最大風險在於特朗普喜怒無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