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抽驗13款電磁爐 70%慢火煮食差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3款雙頭及全區域電磁爐,70%樣本「慢火」煮食表現遜色。(袁志豪攝)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3款雙頭及全區域電磁爐,70%樣本「慢火」煮食表現遜色。(袁志豪攝)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3款雙頭及全區域電磁爐,70%樣本「慢火」煮食表現遜色。(袁志豪攝)
【本報訊】近年不少港人選用電磁爐煮食,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3款雙頭及全區域電磁爐, 發現有兩個樣本在兩個爐頭同時使用時,爐頭之間的火力操控未如理想,花45分鐘仍未能將食油加熱至指定溫度。有6個樣本的熱力分布不夠平均,或會引致食物出現煮熟程度不一的問題。近70%樣本不符合國際標準對低火力控制的要求,「慢火」煮食表現遜色。消委會呼籲生產商改善品質監控,亦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時,應同時考慮性能表現及能源效益兩大範疇。
加熱至180℃ 需時近40分鐘
今次測試的13款樣本,售價由3,680至21,300元,當中有3款為較新穎的「全區域」型號,配備可將兩個加熱區(爐頭)連接以形成一個較大烹煮區域的功能。至於測試項目,涵蓋樣本的烹煮性能表現、省電程度及安全程度等。
有兩個樣本未能完成加熱速度測試,於限時內只能將食油加熱至逾攝氏170度,未達攝氏180度。另外一款樣本的加熱速度較慢,花近40分鐘才能達至攝氏180度。其餘10款樣本能於13.7分鐘至25.3分鐘內完成加熱,並於測試時間內炸好一至3份薯片。
「慢火」煮食方面,大部分樣本在測試開始時油溫飆升太急,只有4款樣本能適當控制油溫並符合標準要求,其餘9款均未能於18分鐘內將油溫控制在攝氏53度或以下,不符標準對低火力控制的要求。
有5款樣本根據測試結果推算所得的能源效益級別,較其標籤低一級。機電署亦發現,有兩個樣本的熱效率較能源效益標籤所顯示的為低,已將測試結果通知進口商並根據實務守則跟進。至於全部樣本均通過多項安全測試,包括爐面撞擊、絕緣強度及距離、塑膠物料的耐熱及阻燃性等測試。惟5款樣本欠缺標準指定的部分警告字句,當中有一樣本標示的額定電壓與說明書的資料不一,消委會促請生產商盡快改善,以免令消費者混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