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明年中乾塘 西九盼快批救亡方案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於明年中耗盡立法會批出的216億元撥款。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於明年中耗盡立法會批出的216億元撥款。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於明年中耗盡立法會批出的216億元撥款。
【本報訊】近年西九文化區成港人及遊客到訪的景點,然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於明年中耗盡立法會批出的216億元撥款。該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指文化區賺錢能力相對高,收回成本率逾四成,目前仍在借貸,去年提出利用土地資源改善財政,已向政府提交具體方案,正待審批。她透露政府已聘請獨立人士研究西九提案,管理局一直有追問最新情況,又指內地及新加坡的博物館都獲政府資助,西九卻是自負盈虧,期望提案審批愈快愈好,否則會影響籌備展覽。
最壞打算繼續借貸
馮程淑儀指,自去年交上提案後一直等待政府審批,期間無作出任何修訂,又指展覽由籌備至展出至少需兩三年,最壞打算是繼續借貸。她以故宮館為例,每年開支逾4億元,當中展覽佔逾兩億元,另包括保險費及運費、電費、管理及人工等開支,即使籌款一億元,連同租場及入場費收入,西九仍要補貼近半。她指,各地很多博物館都未能做到收支平衡,內地及新加坡的博物館均獲政府資助,但西九是自負盈虧,並提到2022/23年度西九的企業贊助及籌款金額為1.97億元,料本年度的水平相若。
在各博物館的入場數統計方面,2022/23年度西九文化區有逾400萬人次入場,故宮文化博物館2023年全年有125萬人次入場,M+有270萬。當中,內地遊客佔入場近五成、海外約兩成、本地約三成。至於今年,她對兩館入場人數非常有信心,預計入場人次超過400萬。
馮程淑儀指,文化旅遊是一種經濟模式,根據世界旅遊協會調查,歐美地區每10人便有4人會視乎當地有否文化藝術設施、包括遺址等決定旅遊地點,謂趨勢已席捲亞洲,內地客來港亦轉為文化體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就指,西九文化區由設立至今,政府已投放大量資源,知道文化區經營多年後出現財政困難,正檢視如何解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