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維持心臟健康 避開反式脂肪

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睇營養標籤揀食物 免血管「受罰」
心臟病及中風是全球頭號殺手,無論任何性別及年齡的人士,如沒有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都有機會患上心血管疾病。有註冊營養師提醒,選擇食物時可留意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含量,購買包裝食品可閱讀成分及營養標籤;日常宜多食水果蔬菜等高纖食物,減少攝取脂肪,以控制血液內膽固醇的含量。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營養服務部指,膽固醇是脂肪的一種,分別由肝臟製造及從日常食物中攝取。動物性的食物均含有膽固醇,常見有蛋黃、內臟、海產、肉類、奶品類、動物油脂等;植物性的食物雖不含膽固醇,但無論選擇動物或植物性食物,均要留意當中的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含量。
「超級食品」椰子油多吃無益
近年被吹捧為「超級食品」的椰子油屬於飽和脂肪,據衞生署資料,進食過多會引致血管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並促進肝臟產生膽固醇,令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上升。該機構表示,椰子屬高熱量、高脂肪及高糖水果,每100克椰肉含近7茶匙油分;椰青水的熱量及脂肪含量雖低,惟每100克含有3克糖分,不宜飲用過多,尤其是需要控制體重、膽固醇、糖尿或腎病患者。
該機構建議,購買包裝食品時可嘗試閱讀成分及營養標籤,避免選擇含有高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材料。例如選用每100克食物總脂肪含量為3克(固體)或1.5克(液體)或以下、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為1.5克(固體)或0.75克(液體)或以下,有助維持心臟健康。
高纖控膽固醇含量防大腸癌
此外,日常多食高纖食物,能減少攝取脂肪,有助控制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同時亦有助控制血糖,預防便秘及大腸癌等。衞生署建議,成人每日攝取不少於25克膳食纖維;除了每日兩份水果和3份蔬菜,營養師亦建議多選擇高纖的五穀類食物及配菜,或嘗試於每天的餐單中加入一茶匙亞麻籽,以助降低壞膽固醇值。營養師提醒,高纖飲食須攝取足夠水分,即6至8杯開水,包括清湯、淡茶或鮮果汁。
日常多食高纖食物,能減少攝取脂肪。日常多食高纖食物,能減少攝取脂肪。
日常多食高纖食物,能減少攝取脂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