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房署移動測繪驗樓 最快半小時整層驗收

姚勳雄(中)希望未來可將技術推廣至更多試點應用。(高嘉業攝) 姚勳雄(中)希望未來可將技術推廣至更多試點應用。(高嘉業攝)
姚勳雄(中)希望未來可將技術推廣至更多試點應用。(高嘉業攝)
現實捕捉 雷射激光掃描 全景拍攝
新居入伙最重要是驗樓,房屋署每年有不少新落成的公營房屋單位,每次驗樓均要花費不少時間。為加快速度,房屋署近日在屯門業旺路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首次試用以「移動測繪系統」應用「現實捕捉」技術,透過雷射激光掃描及全景拍攝,只需30分鐘便可完成整層掃描,結合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質量分析以提供驗收效率。以兩至3人的標準單位為例,新技術只需一至兩分鐘完成數碼記錄,比起傳統人手驗樓更快速。
業旺路公營屋首試用
業旺路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預計於2024/25年落成,共建逾3,000伙,為房屋署首個應用「移動測繪系統」和「現實捕捉」技術來驗樓的項目。房屋署創新科技總監(發展及建築)姚勳雄表示,「移動測繪系統」只是需要一人操作,機器亦符合職安健要求。
較人手記錄快13分鐘
姚勳雄舉例指,一層20個單位的公營房屋,只需約30分鐘就可以完成整層掃描及全景拍攝;若以一個兩至3人標準單位為例,傳統人手現場驗收需時10至15分鐘,但利用「移動測繪系統」進行數碼記錄則只需一至兩分鐘。
姚又表示,掃描後新技術可協助一些靜態驗樓的工作,例如測量喉管位置等,準確率逾90%,惟一些動態驗樓工序,即開窗、廁所沖水等,仍要由人手操作。但新技術可讓工程人員作遙距檢查,跟進工程進度,實現無紙化溝通,有助節省工程人員往來辦公室和地盤現場的時間,減低人手需求。
香港房屋委員會其實早於2020/21年已有引入「現實捕捉」技術於室外施工,包括建造連接海達邨和海盈邨的行人天橋,及華富邨重建項目的前期規劃,但室內驗樓就是首次。姚勳雄表示,由於現階段房署仍在與服務供應商一同研發試用新技術,故暫時未有額外付款購買此新技術的機器;計劃下個試點會應用在鯉魚門4期公共租住房屋發展計劃,也希望未來可將技術推廣至更多試點應用,以便加快整體效率。
「移動測繪系統」可製作虛擬立體數碼模型。「移動測繪系統」可製作虛擬立體數碼模型。
「移動測繪系統」可製作虛擬立體數碼模型。
「現實捕捉」技術可以在每個單位或公共位置作快速掃描。「現實捕捉」技術可以在每個單位或公共位置作快速掃描。
「現實捕捉」技術可以在每個單位或公共位置作快速掃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